第366章 新司令梅津美治郎
194o年4月14日。【】新京。 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中将把几件大事处理完了,稍微轻松了一点。 自从去年9月7日上任以来,他经历了十分困难的几个月。 刚刚到了新京,拜会了溥杰,一大堆事情就在等他处理。先是组建新的关东军司令部。人几乎换光了,需要重建。好在他提出的名单得到了同意,还是很顺利的。大本营是下定决心,要把不听话的关东军改造成一个服从命令的军队,不惹麻烦的军队。 这就是为什么他梅津美治郎被选中的原因。因为他的关东军的色彩不浓厚,平时和军部以及政府的配合态度不错。 这和二二六事件中他的态度有关。 1936年2月26日,日本生了皇道派军官企图杀死相冈田及有关元老的军事政变。 这在日本不能说是很罕见的事情。军官,军队在日本说话比相政府声音大。政府,特别是那些政客被视为**的无能的问题制造者。日本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他们制造的。 事变生后,梅津当时在仙台。他是1935年8月1日调任第二师团的师团长的。 他立即给6军省电报,强烈要求对叛乱实施镇压,并表示“本师团已经做好随时出讨伐叛军的准备”。 当时,在17个师团长当中,只有第2师团的海津中将和第6师团的谷寿夫中将态度明确。 梅津的明确态度,对6军中央处理二二六事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梅津也由此深受6军省的赏识。1936年3月,梅津被任命为6军次官。 皇道派军官军官的镇压,北进集团开始削弱了。 6军部对他的评价是:梅津性情温和,头脑清晰,办事极为慎重,对重大事件态度坚决果断,在二二六事件后肃军有功,而“何梅协定”更为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创造了条件。 这就是6军省派他当关东军司令的主要原因。 配齐了司令部的成员,苏联方面撤军了。于是,他下令,把第二师团和第四师团第二十师团从海拉尔调回来。 部队刚刚开始调动的时候,麻烦来了。两条铁路遭到了破坏。部队撤不回来了。 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梅津感觉被当头打了一闷棍。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了局面,派兵打击那些袭扰的部队。 情报说,破坏铁路的部队是苏联部队,因为多次看到穿着苏联军装拿着苏联武器的部队前来破坏铁路。 外交部立刻提出了抗议。苏联方面拒绝接受抗议,说破坏铁路的不是苏联军队。 等搞清楚了情况,铁路上的局面已经处于糜烂的状态了。那些军队的确是本地人,熟悉地形,人少,不好抓,神出鬼没的。 梅津只好调动运输机运粮食。运输机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使得海军和南方战场骂声一片。 好不容易过了最冷的季节,大部队打通了铁路开进了海拉尔,结果看到了的遍地的尸体。 这件事打击了绝大数多数关东军的士兵。军心开始动摇了。 调动部队进入满洲也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 中国战场关内处于胶着状态,再也不可能打大战役了,不过占的地盘太大了,不能退,因为敌军还在。 他刚刚离开华北,知道华北的状况。华北只有城市交通线得到控制,其他地区都是赤色的天下。不但收不上什么战略物资,反而牵扯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那么只有大量从日本征兵。 如今,新来的部队已经补上来了,装备也补上来了。直到四月初,关东军才恢复正常状态。 | 他本来想在花园地散步,结果满洲平原春天的大风使他的兴致全无,大风吹起了灰尘,整个天都是灰蒙蒙的。 于是,梅津美治郎改变了想法,安排时间演习,看一下通往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顺便看一下这个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部在新京火车站南两公里。当初修建关东军司令部的时候,秘密修建了一条地下通道,直通火车站。 副官带领他到了地下室,他的轿车已经停在那里了。上了车,轿车沿着通道开下了通道。 通道是水泥的,墙上涂了漆,每隔不远就是一盏灯。地道很宽敞,连大卡车都能开,轿车对开都可以。 轿车缓缓地开行,不一会就到了火车站,铁门打开后,汽车沿着斜坡开到了站台上,转了一个圈,又开了回去。 关东军司令部是1934年建成的,同时也是日本使馆。在新京,大型现代化建筑都是日本人设计,建设的劳工是满洲人,但是这座司令部则全部由日本人建造,连建造地道挖出的泥土,都由日军用箱子装走,运输到净月潭修筑大坝。 回到了官邸,梅津美治郎休息了一下。 官邸在司令部西侧,掩映在树木里。他的卧室在二楼,窗外是巨大的阳台。他很喜欢这里的设备,在天津也好,在日本也好,都没有这样好的屋子给一个中将做司令部。 自从夫人去世以后,梅津美治郎就单身一个人,一直没有再娶。 那是1919年4月,在梅津美治郎第二次去欧洲之前,由当时任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的宇垣一成做媒,梅津与当时很有名气的法官木场贞长之长女木场清子结为伴侣。木场清子1925年12月17日死于结核病。 刚刚休息了一个小时,开会的时间到了。 这一次会议的主题是讨伐东北民主联军。 会议由参谋长饭村穣中将主持,开始的时候,由刚刚上任的副参谋长安秦彦三郎少将汇报对东北民主联军的基本情况。 秦彦三郎介绍的东北民主联军的情况,梅津美治郎基本上都知道,一边听,一边考虑参谋制定的行动计划。大致上,满洲的土匪,思想犯,赤色分子,还有少数国民党的地下人员,趁着皇军集中精力打仗而啸聚起来。 言下之意,如果关东军集中军力,一定可以象歼灭义勇军一样歼灭他们。
****** 1,1935年5月,梅津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域”,天津日租界生两名亲日新闻记者被杀事件,向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驱逐东北系及中央势力出华北”的要求,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6月9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并限三天答复。由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与驻北平公使馆武官高桥坦会见何应钦,强迫他接受要求事项。1935年7月6日,在日本军事、外交威压下,何应钦被迫以打字函的形式承认日方的要求,签订了 “何梅协定”,丧权辱国。 2,何梅协定内容: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 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 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3,何梅协定第二部分: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 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何应钦阁下: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4,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何应钦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5,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老蒋》:“这时候老蒋每天都说:‘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革命的敌人不是日本,乃是中国共党。’东北四省失掉了,老蒋说,他不负责任。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说:‘诸葛亮要出兵中原,必先平定南蛮。’这也就是抗日必先剿共的意思,何应钦在北平取消河北省境内一切救**义勇军等名目,不遵命令的,就要逮捕。” 6,签订过程:接到草稿,何应钦当即请示老蒋。十三日内,何应钦四次和酒井会谈。酒井置靴于桌,刀击桌面,当众小便。6月13日,何回南京。日本人追至南京,终签协定。 7,有人认为,何梅协定不存在,是共党杜撰的,对何应钦不公平。(林子大了,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