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1621之大变革在线阅读 - 33.砖厂,铁矿

33.砖厂,铁矿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去后,谭良栋离开了后坡,回到柳林。去交城的商道打通后,柳林的煤矿就走上正轨,并且在老谢、林把头的努力下,一些特别危险的矿洞被关停,大矿的矿道里也加了不少支柱。谭良栋在并矿后实行的种种举措让矿工的伤亡率显著下降,让他在矿工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二月初,谭良栋再次去交城出煤,这次他直接带了四个旗和三百矿工。梁赞在看到谭良栋带这么多人时给吓了一跳,生怕谭良栋做出纵兵抢掠的事情来,连忙交接货物。

    谭良栋这次从商户们这边购买的主要是一些烧砖用的工具,购买量比较大,把这次卖煤的银子几乎花出去了一半。在临走前,谭良栋试探着问了一下梁赞能不能做粮食的买卖,梁赞对此很犹豫。

    俗话说得好,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人干,按理说,以现在晋西北的形势,粮食的价格猛涨,是个好买卖。但任何好买卖都是建立在买卖能做成的前提下,跟谭良栋做生意的都是些小商人,即使他们有门路能从外省买回粮食来,他们也保不住。前段时间布政使为给左卫凑齐粮饷,就是专找有粮的小商人下手的。

    梁赞把这里的顾虑给谭良栋说了清楚,表示就是能买回粮,怕是也运不到交城来。

    谭良栋听了这话很是疑惑,这山西的省府大员们是真不知道民乱的原因?为何还在隐隐阻挡商人们运粮。不过这个问题谭良栋不好问梁赞,只是拜托他能买多少是多少,价格贵点也可以承受。

    离开交城,谭良栋让一个队的人带着一百矿工把东西运回柳林,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突进中阳境内。

    过了一个年,在外当流民的人回来不少,中阳各村也有了点人气。谭良栋没有理会这些,带着第三营的人直接到了中阳的铁矿。这个时代的炼铁并不是后世那般大规模的高炉炼铁,而是匠户们一个一个小炉子的在炼,打出最基本的铁料后,便直接送到铁匠手上,再加工成生铁,其后便是根据打出来的器具用途打成不同的铁器或钢。

    这样的炼铁产量并不大,特别还是在中阳这样的小地方,一个月下来能有三百斤铁料便算很不错了。要知道,在十八世纪,亚洲最大的铁料生产基地广东佛山一个月也就出数万斤铁。

    同样,中阳的铁矿和柳林的煤矿一样,受战乱的影响,生产几乎停滞。谭良栋来到铁矿时,只看到一处处的炉子,没有一个人。

    见状,谭良栋索性便在铁矿周边一处关键路口设卡,摆上桌子,让人吆喝,吕梁营要招人,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过来,管饭。

    “吕梁营招人啦!管饭吃!”

    消息传得很快,也传得很歪,到了村子里,消息已经变成“吕梁营管饭了”,人们不知道吕梁营是什么玩意,但知道管饭是什么,在饥饿的压力下,大批大批的人赶到路口处。

    路口处,人们也知道了吕梁营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啥也不会只吃干饭的一概不要。不得不说,小农经济下的社会分工不是很彻底,这里的多数人基本都是以种地为主业,但也多少会点木工活或是石匠活。

    这就让谭良栋有些为难,他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在身的,不是半吊子的,但中阳又不是大县富县,纯手艺人实在是少。

    现在柳林的粮食才刚刚到够吃的地步,养不起太多人,谭良栋狠下心来,只要会炼铁的和铁匠。铁矿周边的人家有不少就是靠炼铁为生的,这一番招下来,还真找到不少会炼铁的,有四十多人,铁匠也有二十多人,这里面还有两个是大师傅级别的,起码谭良栋能从别人的眼神中看出这两个大师傅在这一行当地位不低。

    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后,谭良栋给剩下的人留下了一点粮食,然后回到铁矿附近,在两位大师傅的指点下,找到先前人们丢弃的铁料,足足收拢了五百斤。

    看着被装上马车的五百斤铁料,谭良栋心情很不错,这次出来收货很不错,最大的收获还是人。刚刚谭良栋和两位大师傅聊了聊,柳林的炭很适合炼铁,出来的铁料很适合打钢,这让谭良栋有了一个想法,看能不能把第三营的装备全部更新,换成钢制武器。

    明朝已经有这样的生产能力,据吴敏所讲,延绥镇总兵王定自己的家丁部队用的就全都是钢制武器,在战场上很是占了优势,但钢制武器耗费很大,没有雄厚的财力是装备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