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菲律宾战役之磨合
十二月二十日,麦克阿瑟尚未归来。在征得麦克阿瑟的允许之后,李广身为盟军混合舰队司令的第一个军事行动展开了。 要想确实把握这支舰队的战斗力,仅仅是看资料和与军官交流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对于这样一支战斗力的组成复杂的舰队,没有几次磨合演习,也不易发挥其战斗力。而李广采取的方式是以战代练。 直到此时,整个舰队中除了李广和金凯德,并无人知晓麦克阿瑟的下一步军事目标。 但是,战争有战争的规则。奇兵突起,长驱直入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是那并不是战争的常态。 美军采取了跳岛战术,但是并不是说要跳过的那些岛屿对于美军就不存在威胁。因此,在李广的一战代练计划中,削弱日军散布在中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军事存在,就成了战斗的目的。这也是最适合向各级军官们阐明战斗意义的最佳方式。 李广稳重,美军这只后娘养的二流舰队冒险精神不足,战斗目标的选择经过协商,最终一致同意把目标设定在日军防御的外围或者非核心岛屿上。 选择这样的目标作战,有几个好处:第一,在敌我两分,或者说美军已经占据优势的海域作战,对于这样一支杂牌混合的舰队来说,有相当的心理优势。 第二,选择这样的战场,发生大海战的几率不高。以日本海军现有实力,不大可能为了这样的非战略要地和盟军再次决战。要知道,美国太平洋海军虽然损失惨重,日军的损失也不轻,一时半会儿想组织起来能够和第七舰队死磕的力量也不那么容易。 而且。李广再次祭出掷骰子战术,即便是日军有心,想抓住战机,也没有什么可能。这种打法,海抗军第一特混舰队有着足够经验,半年多的骰子旋风战斗中,总结出一整套战术。当作战方案出炉。美军无不信服,很是长了李广的面子。 第三,以李广掌握的资料,他手下的这只混编舰队,现有的训练水平和配合水准,打这样的仗,问题不大。 从李广和金凯德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冒险。无论是李广还是金凯德,两个人都不能输。而且在登陆菲律宾之前,这支本来就不算强悍的混合舰队绝对不能遭受大的挫折。有限的军力,必须保证麦克阿瑟的最终战略目标。 根据现有情报,日本海军虽战力大减,但整体实力上,仍然要超过盟军这支混编舰队。(在美军的情报中。日军仍然拥有六艘战列舰,四艘以上的航母。) 第四,削弱日军在太平洋诸岛作为打击目标。可以在小战中逐步削弱日军的海军空军力量。而盟军舰队则可以在战斗中提升战斗力,各支军种之间得以磨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李广坐镇司令部,金凯德中将带领舰队出击。 为了保密,舰队出航之后二十四小时。李广手中的骰子落下,盟军舰队第一个目标是所罗门群岛上的布尔维尔岛。 金凯德的指挥中规中矩。战阵是美军最拿手的环形编队,七艘战列舰和巡洋舰,驱逐舰为外围,两个护航航母大队(本来是三个大队。其中一个担任了护航任务)合计十二艘处于舰队中心。 由于战术习惯的差异,海唐军舰队自成一队,在海唐军第一特混舰队司令郑学昌少将率领下。距离主力舰队外围两百公里作为后手策应。 ------ 打这样的仗,完全是以力欺人,盟军舰队问题虽多,李广其实并不担心。李广身为总指挥,虽不出海,也不是没事可做。他的工作中有一项是:领着一群美军海唐军参谋们寻找战斗中盟军舰队不尽如人意的缺陷。经历了数年战争,李广作战经验日渐丰富,在关键处点拨几下,盟军参谋们就能总结一套经验教训。 位置不同,李广考虑的问题也不仅限于当前战斗,他最重要的工作是策划未来的菲律宾战役。 尼米兹打完塞班岛战役,已经是十月中旬,以美国的工业能力,太平洋舰队恢复战斗力最多只需要半年。麦克阿瑟投入如此巨大的本钱,要想抢先一步。必须在尼米兹恢复战斗力之前,发动菲律宾战役。按照麦克阿瑟的设想,发动战役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是在尼米兹为时六个月的修养阶段,他拿下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奠定胜局。这样一来,就需要留给陆军至少两个月时间(麦克阿瑟开始狂妄,他准备登陆之后,两个月拿下马尼拉)。 换而言之,麦克阿瑟要在四四年二月十五日左右登陆菲律宾。故此,留给李广的时间实在不算充裕,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组织一场如此规模的战役,难度多多。 不过,李广很快就发现,过惯了穷日子的他,思维并不适合于美军。海唐军一贯是有什么条件,就利用现有条件作战的。可是,在美军里,是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战争预算宽裕的一塌糊涂,李广只能羡慕嫉妒恨。 一项项命令下达,美军后勤部门迅速的回复所需时间,丝毫没有为资金困乏所扰的迹象。而这种状态,在麦克阿瑟看来竟然是美国政府对陆军方面作战物资倾斜不够。 其中也有令李广不满的,比如海军舰载机。以麦克阿瑟之能搞不到,美军后勤也只能是向上级打报告,能不能得到,希望渺茫。 在这样物资充裕的条件下,李广本以为辛苦的备战工作,竟然轻松无比。他甚至有时间关心一下战斗之外的一些杂事。 在盟军舰队中,有一群比较特别的人员。这是李广以寻找缺陷,记录战场为名安排的一群摄影师。 李广自从发现海唐出品的几部电影,令人不忍猝视,就萌发了一个念头。这个年代,因为观念原因或者经济原因,有关战场场面的音像记录不多。美军在这个方面稍微好一些,而日本干脆没有这种意识。整个二战,日本方面在海战影像记录方面几乎是空白,只有寥寥几张照片,几段短短的镜头片段。 拍电影能赚钱,拍摄战场记录片也能赚钱的,而且会更加赚钱。无论多么逼真的电影场面,永远比不上真实战场上的震撼。 而且,这种镜头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可以剪辑出来作为电影镜头使用,更重要的是这是真实的战场,真实的历史,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菲律宾战役,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这样的战役规模,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不会超过十次。如此重要的战役,战场记录毫无疑问非常重要。因此,李广抽调了海唐几乎全部的青年记者,制片厂的摄影师,甚至导演编剧,足足四百余人全力参与到了这场大战的拍摄中。 后来,以菲律宾战役为背景,一部名为《大英雄》的战争纪录片在美国上映。主体自然是吹捧麦克阿瑟,吹捧美军。当然也不会忘记宣传海唐军,这是肯定的。 要说吹嘘,苏联人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从苏联来海唐国的艺术家们,对于塑造伟人形象实在是太有心得体会了。无论是场面,还是旁白,无论是音乐还是镜头特写,简直是完美的令人哦呕。 苏联艺术家们把塑造斯大林的那一套移花接木,用来吹嘘麦克阿瑟,即便是在一部记录片中,其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 神奇的是,美国人照样喜欢看。麦克阿瑟自然更加开心,而海唐仅仅因为这一部影片纯收益超过五千万美金。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数以吨计的胶片,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更是创造了极为夸张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