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逆袭成王在线阅读 - 第二五九章 流年(上)

第二五九章 流年(上)

    走出门,阳光绚烂温和。

    春末夏初的季节,眼前绿意盎然,凉风阵阵,私学那边由方雪、李朗带领着一群孩子奶声奶气的朗读声隐隐约约地传来,听着格外闲适安逸。

    让柯亥赵犊等人出去写信给张曼成、简雍、荀爽、士仁等分别代表青州、荆州、豫州、雒阳的几人,刘正与准备出去召集人手就出发各地的黄忠、荀棐、夏侯盛聊了几句,分别之后,又让关羽、张飞去准备行囊,与荀攸荀彧朝着后院走的时候,荀术骑着辆木制自行车优哉游哉地在众人哭笑不得的目光中回去别院私学。

    自行车几个月前就已经做了出来,不过没有刹车,后轮两边也有两个小轮子帮忙稳定平衡,如果真正论起来,除了体型大一点,倒像是后世用来给小朋友玩耍的玩具自行车——当然也确实只是用来玩耍的。

    刹车片刘正倒是也能做,但木制自行车本身就不怎么牢靠,如今要打造铁器,刘正也没浪费钢铁在这些相对无关紧要的方面,再加上这年月还是以骑马为主,自行车最多让大家图个新鲜,自然也没有必要花心血。

    大体上是因为无聊,刘正事实上在这段时间捣鼓了不少这样的东西。

    不过和自行车一样,大多都是半成品,有一些也偶尔被用做教学器材。

    当然,做这些事情,也是刘正想要营造一下有关科技发明的氛围,激发这些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也好未来能够培养出一些人改变现有的简陋条件。

    毕竟,包括造纸术、冶铁、连弩在内的等等技术,如今都陷入了一定的瓶颈。

    那帮匠人虽说有一些人技艺精湛,很多思想却仍旧打不破原有的局限,再加上总有人忍受不了枯燥的日子,有些离心,以免技艺泄露,刘正也想着能够培养几个心腹专门监管这些事情。

    说起来,孔明灯和磁力发电,还有改进造纸术、织布机等等研发工作,其实荀采和耿秋伊也在做,但两人相继怀孕,六个多月的身孕也已经有些行动不便。

    即便在梦境之中无所顾忌,刘正还是有些心疼,也就让两女在里面读读书写写字,将这方面的重心放在了李朗等人的身上。

    做这些的时候,倒也想起过几个这个时代的发明家,刘正还让人打探过马钧。不过,刘正也只记得这么个人,连马钧什么时候出生都不知道,再加上这年月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百姓流动性很大,想要找到马钧无异于大海捞针。

    自然,有关这方面的能人,刘正不止想到马钧,还让简雍派人偷偷在观察黄承彦。

    后世流传黄月英与诸葛亮擅长机关之术,只是诸葛世家他派人打探过,书香官宦门第,有关这方面根本无人擅长,倒是黄俊黄承彦,身为南阳名士,躬耕南阳,对一些民生有关的机关之术有些涉猎。

    但这番涉猎还不及刘正广泛,刘正也颇为失望,想着找别人倒不如自己培养,除了在庄府内培养后生晚辈的兴趣爱好,也在农庄私学里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

    不过,关乎黄俊,刘正倒是有一点很疑惑。

    黄俊不惑之年,正室已死,续弦蔡氏也已经三十余岁,听说膝下子女都死于黄巾之乱,也没见有个女儿出生。

    及至今年,诸葛亮都七岁了,庞统也有九岁,黄月英在哪里?

    想着那句后世广为流传的“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刘正偶尔推算着这句话的意思,得出某个毛骨悚然的古怪结果,倒也觉得自己想多了,然后让简雍尝试交好庞德公等人,就一直等着那个古怪结果最后揭晓。

    这时看着荀术远去,荀攸提醒了一句,想起之前自行车新制,这小子尝鲜骑着自行车下山显摆,因为没有刹车片而摔倒半途,受了不轻的伤势,摇头无奈地笑道:“你这厮是害人害己啊。我家缉儿都嚷嚷着要这个,比学骑马还激动,这两天可没把我耳根子听出茧。你就不能弄些安全的?还说做出什么能飞的气球来,要让人上天,你自己怎么不上去?”

    刘正翻了个白眼,“你这话逾礼了啊,非得我摆出姑父的姿态来?”

    “摆出来也没用。”

    荀彧笑着插话道:“我荀家小辈都让你祸害成什么样子了。这一个个的,都不学好。我家恽儿才六岁啊,就不亲我,反倒亲你了。哪天要是因你受了伤,你等着我让慈明叔父打断你的腿吧。”

    “文若叔父说的不错。这种人啊,就不该对他好。”

    荀攸神色揶揄,“翁叔公过来给他送圣旨,好歹还跟他攀了一番交情。公孙伯珪也是他的同窗,子度还时常来往呢。他这倒好,不声不响的,心中早就想着请他们入局了。”

    荀彧闻言不由苦笑摇头,“此事终究不厚道,翁叔公国之栋梁,若是有个闪失……唉,不说他了,光是子度,怕是也要落入两难之境了。”

    此次过来的天使由马融族孙、射声校尉马日磾带队。

    马日磾字翁叔,昔日卢植求学马融,后来补续、校正,都与马日磾有交集,两人可以说有着深厚情谊。

    马日磾才学出众,品性也极其贤良,荀爽为官时与对方也有来往,再加上荀棐曾经暂代射声校尉一职,可以说这一次马日磾的到来,算是一次董卓对刘正的“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