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乱世逐流在线阅读 - 第七章 迎天子入洛(下)

第七章 迎天子入洛(下)

    “无好酒,无好菜,不习惯,实在是太不习惯了。”

    谯县的县衙内,郗超一点都没有当俘虏的自觉,喝着江灌提供的浊酒,吃着几碟子小菜,惬意得几乎要哼哼,嘴上却依旧是不依不饶,颇有些“口嫌体正直”。

    “你打算怎么做,先给我交个底如何?我把你放了,你跟段思反过头来对付我,这种蠢事我可不做。”

    “谯县是桓公的故乡,他的亲族在这里很有势力。不如我跟你做个交易,你放了我,就保谯县一方平安。这城池你们占不住的,桓公也不允许被你们占住。

    若是我掉头来对付你们,桓公家的一些本家不是住在谯县么,你们顺手屠了便是。

    这样可使得?”

    听了郗超的话,赵川和邓遐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拿主公的亲族作为交易筹码,历史上虽然不是绝无仅有,但也不多见吧?

    郗超这厮说出来竟然毫无心理压力,可见真是“艺高人胆大”了。

    “好,我可以答应你,等会就送你出城。

    不过我就实话实说了,你我算是亲家人不假,但若是有什么事,莫怪我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赵川的话说得不客气,心中却也是无奈。人和人之间需要信任,但很多时候这种信任也是难得,该怎么选择考验个人智慧。

    “成交,放心,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郗超点点头,眯着眼睛看着赵川,两人就这样无声对视着。

    “你慢慢吃,我等会让孟昶送你出城,希望你能信守承诺。”赵川也不管吃得正香的郗超,出了房间,跟孟昶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

    伤员很多,熬不过去的早已死去,还有些命大的,不能让他们莫名其妙的死在古代糟糕的护理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之前赵川已经跟江灌交代过了,但能不能做到位,还不太好说,他必须要去看看。

    照顾好伤兵,这是在争取军心,也是在争取民心,“政权初创”之下,任何一个小动作所带来的效应,都会无限放大。

    至于郗超是不是说谎,赵川不想去搭理了,很多事情你急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桓温的大军,不能再让他们继续跟着了,段思要是能回去最好,若是背信弃义,赵川也不介意杀几个桓温的远亲消消气!

    伤兵营设立在县衙不远处的,赵川遇到了桓温家的亲族。

    桓家发迹从桓彝开始,桓彝生五子,分别是:桓温、桓云、桓豁、桓秘、桓冲,这一支南渡江左,后桓彝死于苏峻之乱。

    百年前,桓温的先祖是桓焉,后来生了桓衡和桓顺,桓温这一脉正是出自桓顺。但两百年过去了,桓温家族虽然只有他这一脉发迹了,但桓家在谯郡当真是枝叶繁茂的大户,其中谯县就住了不少人。

    伤兵营中,来自桓氏的女婆子,正在清理营房,给士卒上药,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爷爷辈跟桓温的爷爷辈是亲兄弟,正在一旁忙里忙外。

    这位据说是谯郡的大儒,门生故吏不少,他出现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赵川却也是不得而知。

    “老先生有劳了。”赵川恭敬的拱手行礼,对方亦是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倒是没因为赵川现在已经跟桓温“翻脸”而有所冒犯。

    或许桓氏一族,也是意识到了自身处境的为难吧。

    桓温当了权臣,他们并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桓温现在惹了人,他们却还要小心翼翼的避免被对方当成泄愤的工具……古代大家族,当真是奇妙的很。

    三国时期的琅琊诸葛氏,诸葛亮在蜀汉,诸葛瑾在东吴,诸葛均在曹魏,三家都有他们的人。想想看,这布局可谓是深不可测了吧?

    谯郡桓氏和桓温本人,不能直接划上等号。桓氏现在作为,就是在向赵川示好,表示他们不会乱来。

    “桓温篡位,已经是乱臣贼子,我与桓公颇有私宜,此番痛心疾首,老先生可否修书一封,劝说桓公回头是岸?”

    赵川拧着眉毛,假意用衣袖擦了擦泪水问道。

    那老人先是一愣,随即苦笑道:“赵将军真是抬举老夫了,桓氏这样的大族里,哪里有我说话的份,虽然未出五服,但也差不多形同陌路了。”

    果然如此!

    赵川暗暗点头,桓氏这一脉,果然是“不受宠”,跟桓温关系亲近的,只怕早就到荆襄或者建康去了,又怎么会呆在谯郡呢,这里可是“前线”啊。

    “不瞒老先生,谯郡……可能会战火四起,实在不是个安生的地方,老先生可愿去洛阳避祸?收拾细软即可,桓氏名门望族,田产等物,在下自会安排的。”

    这姓桓的老人,睁大了略有些浑浊的眼睛,很认真的看了一眼,随即幽幽一叹说道:“那就有劳赵将军了,在下一家老小,听从安排便是。”

    赵川手里没有拿刀,但他在城内大几千军队不是摆设,如果你要拒绝,那可就得想想如果拒绝的话,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赵大官人没想到的那一层,这位吃了大半辈子盐的桓氏老人帮他想到了。与其扭扭捏捏,最后被人家把刀架在脖子上去,还不如乖乖的主动一点,说不定还能换取一点比较好的条件。

    老人看赵川来了,也不便继续留在这里了,他悄悄的退出军营,让下仆赶着驴车带自己回去,这么重大的事情,他总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赵川其实是从郗超的话语里面得到一个启示。杀人对自己的名声不利,尤其是杀桓温的无辜亲族。但反过来想想,把这些人,以“避难”的名义迁往洛阳,不失为一个自保的妙招。

    这些人要是死了,郗超和段思的恶名是逃不掉的,说不定还会受到桓温的暗恨,他们要是稍微聪明点的话,就不会追过来。

    再说赵川也想要一个好的“示范效应”,如果连桓家的普通人都站在自己这边,那桓温可就是“失道寡助”了,不需要说,中国古代就是吃这一套。

    “上药的时候,要用煮过的刀,轻轻挑开脓包,洗净之后上药,再用煮过的布包好,这样伤口才不会继续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