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成功招揽
"大明重文抑武,对于武人各方面的打压。戚继光本身吃够了这方面的苦头,所以对于四个儿子怀有很高的期望,在文事方面对于他们的督促非常严格。 所以戚氏兄弟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备相当的文学素养。 老大戚祚国、老四戚报国和老五戚兴国能够编写书籍,而老三戚昌国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在战争方面的实际经验是零。但对于兵书和韬略,却十分的熟悉。 了解到这个情况,尚海暗呼一声捡到宝了。老大、老四和老五完全可以从事一些基础方面的内政,还可以教授一些人识字。 小琉球岛想要发展,就必须普及文化,提高学识。必须能够自主的培养人才,仅仅只是依靠从外面引进,是满足不了自身需要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问高了总不会有错。 而老三既然熟读兵书,那就完全可以作为参谋的人选。可以培养他独自领兵打仗,也可以培养他出谋划策。再是不济,还可以让他将兵法知识教授给那些拥有军事天赋的人才,培养出色的将领。 这样看来,戚氏四兄弟没有一个是废物,完全能够在开发小琉球岛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除了戚氏四兄弟本身的才能外,尚海更加看重这四兄弟的影响力。 尚海通过和戚祚国的闲聊,发现戚继光麾下的许多将领过的都不是十分的如意。这些曾经为大明流过血汗的汉子,如今一个个默默地流着眼泪。 很多人贫困潦倒,还有不少人重病缠身。更多的则是失去了父亲、儿子和兄弟,因为家里缺乏顶梁柱的缘故,变得家破人亡。父母高堂无人赡养,妇孺幼子无人照料,饱受一些乡间恶霸的欺凌。 尚海很想通过戚氏兄弟的关系,将这些人弄到小琉球岛上。一方面是不让功臣、英雄没个下场,一方面这些都是人才,有着丰富的行军作战经验,对振兴琉球,开发小琉球岛有着莫大的作用。 大明重文抑武,对这些武人看不起。但对尚海来说,这些武人却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基石。 想到这里,尚海毫不犹豫地对戚氏兄弟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够跟随自己前往小琉球岛。 尚海将自己的出身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捡重要的说了一遍。同时提到小琉球岛的开发问题,称自己手下人才不足,求贤若渴。 还当着戚氏兄弟的面将小琉球岛的前景描述了一遍,口若悬河地讲述他心中的打算和对小琉球岛开发的步骤,在戚氏兄弟的面前画了一张大大的饼。 戚氏兄弟如今都是三十多岁将近四十的年纪,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心思最重的时候。 如今兄弟四人全部都在锦衣卫中任闲职,仅仅靠着一点微薄的俸禄维持生活,连印书的钱都拿不出来。若说心中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受传统文化的熏染,有着故土难离的心思。可是有着戚继光的例子在前,让他们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无论如何他们是不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