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于七十年代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报》易主(下)

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报》易主(下)

    黎姿将沏好的茶放到书房的茶几上,微笑道:“渣先生请慢用。”

    渣庸品了一口,当着王杰的面赞道:“黎姿小姐真是好手艺。”

    黎姿微笑道:“渣先生过奖了。”

    “小姿煮咖啡的手艺更棒,哪天渣老可以过来尝尝。”王杰毫不谦虚地夸着自己的女人。

    渣庸喝着茶,并没有再主动开口。他才不信王杰邀请他只是闲聊品茗的,目的无外乎是谈收购《明报》集团的事情。

    如果王杰不是想收购《明报》,又何必雇人去调查于平海的老底?这一点渣庸心里非常清楚。

    果然,王杰开口说道:“听说查先生有意将《明报》出手,不知道是否找到合适的对象?”

    渣庸笑了,问道:“威廉先生对《明报》也有兴趣?”

    “非常感兴趣。”王杰点头说道。

    渣庸道:“威廉先生旗下的梦工厂传媒集团,已经有七八份报纸杂志了,何必再惦记《明报》?”

    王杰问道:“查先生想听实话吗?”

    渣庸道:“洗耳恭听。”

    王杰说道:“那我就把心中的构想说出来,让查先生评定一下。”

    说着,王杰用手指蘸了下清茶,在书桌上简单地画了个世界地图的轮廓,指着地图道:“我准备将梦工厂娱乐文化集团,打造成一个亚洲顶尖级的娱乐文化帝国,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唱片、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纸质传媒、出版发行等领域。以香江为基地,以亚洲儒家文化圈为依托,从而向全世界辐散扩张。未来十五年,梦工厂娱乐文化集团的发展重心都在亚洲。十五年以后,也就是2000年以后,集团将向其他地区扩张。梦工厂传媒是梦工厂娱乐文化集团中重要的一环,而《明报》也是梦工厂传媒发展的重要助力。我这样讲,查先生能理解吗?”

    渣庸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的理想不过是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而王杰居然要在亚洲打造一个世界性的娱乐帝国,这志向也未免太远大了一点。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说这番话,渣庸肯定会认为此人是在信口开河。但王杰的背景和身家渣庸虽然了解不多,但渣庸知道王杰的能量,他说出来的话还是足以让人信服的。

    渣庸说道:“威廉先生,做报纸和做电影是有区别的。你的电影能在全世界大赚票房,但你的华语报纸永远不可能在除亚洲的其他地方大卖,梦工厂传媒的世界性扩张只是一句空话。”

    王杰点头道:“欧美的传媒市场华语报纸确实难以进入,不过只要有亚洲区就够了。说实话,我最看重的是《明报》的公信力,这是《明报》最具价值的东西。其他所谓《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和《大公报》之流,跟《明报》比起来都不值一提。”

    王杰最后一句话,着实戳中了渣庸得意之处。论公信力,《明报》绝对是香港第一,而《东方日报》毫无节cao可言,《星岛日报》是纯粹的商业报纸,《大公报》则是帮着湾岛说话。当几家报纸的观点不一致时,读者大都会听信《明报》的观点。

    这两年有全球十多个富商、财阀想要收购《明报》,看中的无非是《明报》的销量和它在中产阶级当中的影响力,买下《明报》无非是为了赚钱而已。

    《明报》最有价值的是它的公信力,王杰还是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买家。

    1959年,渣庸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渣庸负责编务,潘粤生作他们的助手。尽管他们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渣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亏空严重。”《明报》的老员工都记得他当年辛劳的身影,一方面经常要通宵写稿,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问题苦恼不已。有传说,一段时间他要靠典当来维持《明报》。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那时,渣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已停航,要改乘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仔渡海。每当他们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早已停航,只好改乘电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船费比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开,需要包租费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捱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咖啡、渡船不过是其中两个平常的故事而已,当年的艰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