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东风压倒西风
丹陛月台之上,朱厚聪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平复着心中的紧张不安。
对于刚才那场自己主动挑起的争端,他其实并不像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如常。伸手一抹额头,此刻朱厚聪的背后衣襟,早已被沁出的涔涔冷汗打湿浸透。
直至心跳渐缓,朱厚聪扶着身前的汉白玉阑,看向下方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三五成群的朝中大臣,无不披朱带紫,瞧见最前方那一小撮白发皓首,浸yin官场摸爬了数十年的老人,朱厚聪不由怔怔想到:
“不过是首次临朝的自己,就得以站在最高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各有命?”
临近辰时,眼见朝阳东升。
早已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在宫中內侍的指引下逐渐汇拢成列,躬身抱臂,无不毕恭毕敬。从朱厚聪所处的高台俯瞰,脚下众人恰如两条一字长龙,由南至北。
朱厚聪随着逐渐涌到门前的人流一起迈步,转身走入大殿。甫一入殿,满目的金光玉彩让朱厚聪双眼微晃,眯着眼,朱厚聪上下打量。
七十二根金丝楠木合力撑起了雕花印纹的浩瀚穹顶,金砖白玉堆砌而成的富贵高台,矗立在目所能及的最远端,而两侧排列着的紫金铜炉,犹自袅袅升烟...庄严肃穆,令人望而生畏。
感受着迎面袭来的厚重压力,朱厚聪心神微微震动,下意识地放缓了行进脚步。肩膀两侧不断有人匆匆而过,首次上朝的朱厚聪一时间有点找不准方向,只能在众人的簇拥下盲目前行。
眼见离着台上那座空空荡荡的龙椅越来越近,身边的人影也随之愈发稀少,朱厚聪一路走来,缓慢却从未停歇。直到前路无人,朱厚聪才终于停脚驻足。正准备学着旁人一样转过身子,侧对龙椅高台,却突然有人拽了下朱厚聪的袖口。
朱厚聪回头看去,是之前除夕夜宴上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纳兰怀瑾。想起当日这位年轻人的善意提醒,朱厚聪嘴角微翘,开口招呼道:“你怎么也来了?”
没有了之前夜宴上的嬉皮笑脸,在大朝会上也不敢肆意散漫的纳兰怀瑾,没有回应朱厚聪的疑问,而是悄悄伸手指向了前方高台,小声说道:“你的位置在那!”
闻言一愣,朱厚聪抬头看去,透过汉白玉石堆砌的阑干空隙,瞧见了高人一等的两道背影。左边是与自己互为手足,却恨不得相逢陌路的武厉王朱厚成。另一边,正微笑回头的当朝宰相张衍圣,与朱厚聪四目交接,嘴唇微动间示意着朱厚聪抓紧登台。
对身后的郡王世子点头示意,朱厚聪抬步登阶。底下的文武百官瞧着这位新晋亲王逐步高升,大多都在心里暗中嘀咕着:“怕是要变天了...”
这短短不过十余阶的路程,却象征着如今大明江山,在皇权之下的最高点。
朱厚成?还是朱厚聪?谁又会再进一步,成为那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呢?
登上玉台,朱厚聪无需犹豫,直接走到了中年儒士的身旁,作揖行礼:“衍圣公..."
右手点地,示意朱厚聪站在自己身后,张衍圣脸上笑意不减,语气温和暖人:“在此安心等待,皇上一会便来。”说完,这位敦厚长者又添上一句嘱咐:“齐王今日首次听政,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以提问老夫。”
心生感激的朱厚聪再行一礼,还要再说之际,却听到殿后传来了一声尖锐嗓音:“皇上驾到!”
八人齐抬的华盖云辇在后,以大内总管陈貂寺为首的內侍宫女头前领路,萝幔拂尘,彩带飘影,伴着一路响起的动人礼乐,缓缓现于人前。
“聪儿...”走下云辇的明成宗朱炳文故意板着脸,朝独自站立的朱厚聪正色说道:“还不跪下!”
当真的到了这一刻,朱厚聪还是不免心中发慌,对身后响起的齐声呼喊充耳不闻,只是两眼直勾勾的看着老人登上龙椅。直到听见了父皇的出言提醒,朱厚聪才连忙跪地行礼,慢人一步的他独自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瞧见小儿子的狼狈模样,朱炳文再也不绷不住脸上刻意作伪的严厉,嘴角一咧,无声轻笑:“众爱卿,平身!”
朝会开始,君臣奏对。龙椅上的老人也就没有闲心再继续关注朱厚聪,而是沉浸到了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冗杂议事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原地不动的朱厚聪逐渐感觉到双腿发麻,脚底板隐隐作痛。悄悄转动了下僵硬的脖子,朱厚聪瞥见了老人鬓间扎眼的片片灰白。
脸色蜡黄给人以虚弱印象的朱炳文,几个时辰间一直正襟危坐,专心倾听着大臣们提出来的种种症结所在,再由他仔细思虑过后给出相应诏文,事无巨细,事事亲临。
想起天下间广文流传的说法,朱厚聪在亲身体会见证之后,才明白父皇所谓的勤勉执政是什么意思。朱炳文登基称帝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以往十日一朝的规矩,改为每日临朝,自此之后的几十年间,日升而起,风雨不断......
对于刚才那场自己主动挑起的争端,他其实并不像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如常。伸手一抹额头,此刻朱厚聪的背后衣襟,早已被沁出的涔涔冷汗打湿浸透。
直至心跳渐缓,朱厚聪扶着身前的汉白玉阑,看向下方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三五成群的朝中大臣,无不披朱带紫,瞧见最前方那一小撮白发皓首,浸yin官场摸爬了数十年的老人,朱厚聪不由怔怔想到:
“不过是首次临朝的自己,就得以站在最高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各有命?”
临近辰时,眼见朝阳东升。
早已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在宫中內侍的指引下逐渐汇拢成列,躬身抱臂,无不毕恭毕敬。从朱厚聪所处的高台俯瞰,脚下众人恰如两条一字长龙,由南至北。
朱厚聪随着逐渐涌到门前的人流一起迈步,转身走入大殿。甫一入殿,满目的金光玉彩让朱厚聪双眼微晃,眯着眼,朱厚聪上下打量。
七十二根金丝楠木合力撑起了雕花印纹的浩瀚穹顶,金砖白玉堆砌而成的富贵高台,矗立在目所能及的最远端,而两侧排列着的紫金铜炉,犹自袅袅升烟...庄严肃穆,令人望而生畏。
感受着迎面袭来的厚重压力,朱厚聪心神微微震动,下意识地放缓了行进脚步。肩膀两侧不断有人匆匆而过,首次上朝的朱厚聪一时间有点找不准方向,只能在众人的簇拥下盲目前行。
眼见离着台上那座空空荡荡的龙椅越来越近,身边的人影也随之愈发稀少,朱厚聪一路走来,缓慢却从未停歇。直到前路无人,朱厚聪才终于停脚驻足。正准备学着旁人一样转过身子,侧对龙椅高台,却突然有人拽了下朱厚聪的袖口。
朱厚聪回头看去,是之前除夕夜宴上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纳兰怀瑾。想起当日这位年轻人的善意提醒,朱厚聪嘴角微翘,开口招呼道:“你怎么也来了?”
没有了之前夜宴上的嬉皮笑脸,在大朝会上也不敢肆意散漫的纳兰怀瑾,没有回应朱厚聪的疑问,而是悄悄伸手指向了前方高台,小声说道:“你的位置在那!”
闻言一愣,朱厚聪抬头看去,透过汉白玉石堆砌的阑干空隙,瞧见了高人一等的两道背影。左边是与自己互为手足,却恨不得相逢陌路的武厉王朱厚成。另一边,正微笑回头的当朝宰相张衍圣,与朱厚聪四目交接,嘴唇微动间示意着朱厚聪抓紧登台。
对身后的郡王世子点头示意,朱厚聪抬步登阶。底下的文武百官瞧着这位新晋亲王逐步高升,大多都在心里暗中嘀咕着:“怕是要变天了...”
这短短不过十余阶的路程,却象征着如今大明江山,在皇权之下的最高点。
朱厚成?还是朱厚聪?谁又会再进一步,成为那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呢?
登上玉台,朱厚聪无需犹豫,直接走到了中年儒士的身旁,作揖行礼:“衍圣公..."
右手点地,示意朱厚聪站在自己身后,张衍圣脸上笑意不减,语气温和暖人:“在此安心等待,皇上一会便来。”说完,这位敦厚长者又添上一句嘱咐:“齐王今日首次听政,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以提问老夫。”
心生感激的朱厚聪再行一礼,还要再说之际,却听到殿后传来了一声尖锐嗓音:“皇上驾到!”
八人齐抬的华盖云辇在后,以大内总管陈貂寺为首的內侍宫女头前领路,萝幔拂尘,彩带飘影,伴着一路响起的动人礼乐,缓缓现于人前。
“聪儿...”走下云辇的明成宗朱炳文故意板着脸,朝独自站立的朱厚聪正色说道:“还不跪下!”
当真的到了这一刻,朱厚聪还是不免心中发慌,对身后响起的齐声呼喊充耳不闻,只是两眼直勾勾的看着老人登上龙椅。直到听见了父皇的出言提醒,朱厚聪才连忙跪地行礼,慢人一步的他独自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瞧见小儿子的狼狈模样,朱炳文再也不绷不住脸上刻意作伪的严厉,嘴角一咧,无声轻笑:“众爱卿,平身!”
朝会开始,君臣奏对。龙椅上的老人也就没有闲心再继续关注朱厚聪,而是沉浸到了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冗杂议事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原地不动的朱厚聪逐渐感觉到双腿发麻,脚底板隐隐作痛。悄悄转动了下僵硬的脖子,朱厚聪瞥见了老人鬓间扎眼的片片灰白。
脸色蜡黄给人以虚弱印象的朱炳文,几个时辰间一直正襟危坐,专心倾听着大臣们提出来的种种症结所在,再由他仔细思虑过后给出相应诏文,事无巨细,事事亲临。
想起天下间广文流传的说法,朱厚聪在亲身体会见证之后,才明白父皇所谓的勤勉执政是什么意思。朱炳文登基称帝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以往十日一朝的规矩,改为每日临朝,自此之后的几十年间,日升而起,风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