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一章第八节 北上调令
皇明风云录/p> 第三卷动荡中原/p> 第一章名将靖边制夷狄/p> 第八节北上调令/p> /p> 黄嘉善急急忙忙的赶到了宫门外,只见方从哲的车马已经停在了一旁,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急躁,暗道:“不好了,要是让方从哲先行面圣,以他的性格一定会劝谏陛下驳回熊廷弼的请求的!现在辽东可是非常之时,急需能征善战的精锐啊!”/p> 黄嘉善一边想着,一边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一路小跑的赶往了万历帝的寝宫。刚到门口,黄嘉善便见到方从哲独自一人站在门口,竟然还没有进去!/p> “谢天谢地!总算是让我给赶上了。只是方阁老为何还没有进去?难道说陛下的病情又有反复了?”黄嘉善不禁在心中焦虑着。/p> 这时,方从哲也看见了风尘仆仆赶来的黄嘉善,神情异常纠结,愣了一会儿,说道:“黄大人来的好快啊,可惜现在也只能和老夫一起在这里等上一等了。”/p> “方阁老也不慢啊,竟是比我这个兵部尚书还要快一些。”黄嘉善也是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p> 方从哲似乎没有什么斗嘴的兴趣,只是淡淡地说道:“黄大人就在这里和老夫一起等一等吧,此时太医正在里面。”/p> 黄嘉善一听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一股忧愁之意瞬间便弥漫开来。/p> 过了许久,两名太医神情肃穆的走了出来,随即便被方从哲和黄嘉善给叫住了。/p> “两位请留步,陛下目前情况怎么样,还能够接见我等吗?”方从哲小声问道。/p> 两名太医对视了一眼,都是轻声叹了一口气,然后其中一人说道:“方阁老和黄尚书最好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陛下现在需要静养休息,不能太过费心劳神。”/p> 另一名太医也是说道:“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二位大人最好是说得慎重一些,陛下万万不可再经历大起大落了。”/p> 说完,两名太医便一步三叹的离开了。/p> 方从哲和黄嘉善听了太医的话都是忧心忡忡,二人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进去面圣,毕竟这辽东之事不经过万历帝的肯,谁敢私自做主?/p> 不一会儿,掌印太监便出来将二人带了进去,并且小声嘱咐道:“两位大人可要谨言慎行啊,有什么事情能等一等的,最好就先别说了,一切以陛下的安康为重啊。”/p> 方从哲和黄嘉善点了点头,只是二人的脸色更加忧郁了,等到了龙床旁边的时候,只见万历帝静静地躺在床上,相比几天之前更加显得苍老了许多,脸上惨白无比竟是没有半点血色,额头上豆大的虚汗不住的往下流着,一旁的宫女正在细心地擦拭着。/p> 眼见如此,方从哲和黄嘉善的心中都已经十分的清楚了,万历帝所剩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p> “陛下。”方从哲靠上前去小声的叫了一声。/p> 万历帝微微睁开眼,见到方从哲和黄嘉善站在一边,不禁苦笑了一声,十分虚弱的问道:“是不是辽东又有什么事情了?”/p> 方从哲点了点头,然后看了黄嘉善一眼,黄嘉善小声说道:“陛下,辽东经略熊廷弼来报,建奴已经和蒙古科尔沁部、喀尔喀部举行了会盟,并且在这两部设置了官吏进行名义上的管辖。”/p> “建奴啊,还真是一个好对手啊。只可惜朕的时日不多了,真想再和建奴对战几番啊,可惜了啊!”万历帝喃喃的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无奈和悲凉。/p> 方从哲和黄嘉善见状忍不住泪流满面,但是又不敢出声,都在竭力忍耐着。/p> 万历帝小声地说道:“那兵部可有什么章程了吗?”/p> 黄嘉善稍稍整理了一下情绪,说道:“陛下,熊廷弼上奏请求将刘云威的汉威营调回辽东协防,同时请求朝廷给林丹汗去国书,要求其严加约束蒙古各部。臣以为,熊廷弼的奏议在理,可以照准实行。”/p> 方从哲则是在一边说道:“陛下,臣以为去书林丹汗可以照准,但是征调汉威营折返辽东则是万万不可啊。”/p> 万历帝转过头来看着二人,听到汉威营的营号,眼神之中透着一丝莫名的光彩,问道:“为何?”/p> 方从哲说道:“陛下,汉威营自萨尔浒大战以后至今,不但没有得到任何休整、补充,反而在山东又经历了一场平叛大战,其战力还能剩下多少?在汉威营没有恢复战力之前就将将士们送到辽东前线去,一旦爆大战的话,这支精兵也许就会彻底葬送在辽东啊。”/p> 黄嘉善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出声,毕竟之前将汉威营调往四川自己也是同意了的,现在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反悔呢?只是,辽东那边又该如何呢?自己该怎么恢复熊廷弼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