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发个微信去地府在线阅读 - 第六百九十章 可道(二更)

第六百九十章 可道(二更)

    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分离杂质不影响到原液?一个是如何在封闭条件下达到这一点?

    现在孙老也清楚,影响原液纯度的就是封闭条件,但封闭条件做到完美分离杂质又很难。原液一旦吸附杂质就意味着失败。

    不过李若凡关于防毒面具的建议倒是给了孙老不少启。而且现在纳米级的材料也帮了孙老的大忙。

    孙老虽然在炼制小还丹这些一筹莫展,毕竟那个还要解决几种药材的平衡。所以就连黑玉断续膏他都是有些心灰。好在这个给了他一个用武之地。

    科技的魅力在于一开始出现都是粗糙的,像汽车飞机电脑这些都是如此,但关键的就是第一步。后面就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还会在完善中有崭新的现。

    孙老对这个青蒿原液的提取热心也就在于此。假如这个可以萃取成功,纯度达到非常高的比例,那么其它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和李若凡想法就完全两样的。李若凡是不会去想到这些的,有玲珑鼎完美解决,自然不用考虑再用一种笨方法。

    看到孙老的仪器越来越完善李若凡也是高兴的。不然自己得累的够呛,有孙老帮忙介入,更重要的也是利益均沾。顺便还对中医的感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医典籍孙老已经看过太多,可以说已经稳稳的站在这个时代中医的巅峰。

    越是这样,,进步也就越难。

    李若凡就是帮他在屋子里面忽然搭个张梯子,还在屋顶开了个天窗,可以欲穷千里目。

    华夏的许多东西和西方科技有一个天壤之别的地方,就是西方科技都是开始的时候很不成熟,然后慢慢完善。而华夏的都是一开始就非常厉害,直接就是圣人大道。

    就像黄帝内经那样,一开始创立就站在了巅峰,然后几千年后来者都是在学习阐述。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旦学生愚笨就会一连串的愚笨。

    以前三清讲大道的时候,可谓是天花乱坠,但是三清说的太深奥了,往往弟子的体悟也是个个不同。早就了三千大道的说法。其实大道只有一。

    后来据说是佛祖亲自讲的也是如此,通篇都是譬喻。就是创始人都掌握着最高的学问,然后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既视感。

    三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封神,佛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分成了几派。而且没有一派是能够向圣经那样一以贯之的影响下去。一会儿尊道,一会儿礼佛,没有个消停的。

    老子写和佛祖说大概都是认为自己的思想几乎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因此不停的比喻,最后自己都绕糊涂了。

    而圣经里面就避免了这一点,用伊甸园的故事娓娓道来,有一种亲民接地气的感觉。就是说里面的大多数人物故事都是普通人,这是他的长处。

    这大概也是为何政教分离圣经任然影响西方人成为道德层面信仰的主要原因。

    看着孙老在练习提取青蒿原液,李若凡浮想翩翩。

    谢绝了孙老的挽留,李若凡还是决定去大姨和姨姐那边吃个午饭,实地不打招呼的看看伙食到底如何。

    承包食堂就没有不猫腻的,这很正常。当你需要的量多到一定层度,你甚至有定价权。就像市对于入场者那样。

    李若凡也很清楚,不可能让大姨做圣人。因为这个会有许多供应商主动来找你,找你的亲戚关系来上门。就是那些以前不会登门的有些远亲,忽然都可能笑容可掬的出现在你家门前。

    对这些李若凡倒是庆幸先让父母规避。不过大姨那边的大姨夫那边的,张三李四,哪家没有几个挂角亲?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

    李若凡的底线就是赚钱没问题,但不能降低伙食标准。做体力活的人,他可以忍受加班加点劳动强度很大的活。因为本来就是出卖体力的。但假如吃不饱吃不好就会让他们牢sao。

    牢sao多了就会有戾气,戾气多了就会出事。这是恶性循环。好的良性循环是不让好人有变坏人的机会,不让坏人可以轻松作恶。道德的底线不是法律可以代替的。华夏的拐卖儿童刑罚是最严的,但也是拐卖极猖獗的。

    在汤山脚下还能看到那块据说是当年武则天选定的墓碑,但不知为何放弃了,就一直放在那儿。

    汤山石碑也确实是天下闻名的。但准确的说应该是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开凿的神功圣德碑遗址,为取此石材。

    公元14o2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

    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

    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o.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o米,宽4.4米,高1o.7米,重约8799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o米,长2o.3米,宽8.4o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重31167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为取此石材,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艰辛与血汗,数千民工累死采石场,今碑石附近坟头村即是当时民工的合葬地。

    这三块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

    此石材又为何遗弃不用?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因南京地理与气候所了限,不适古代的滚木与冰运的方法,无法运输而不用。

    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奇怪的是,这些石头是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手上开凿的,用途是为朱元璋立“神功圣德碑”。然而,这么大一项工程,又是皇帝亲自抓的形象工程,可在整部里却没有一个字记载!只有清代诗人袁枚的一名为,算是间接证明了关于阳山碑材的民间传说,它确实是为朱元璋歌功颂德而修建的。

    考古专家们经过数年努力,终于查到一篇永乐年间的文人日记。日记里写道,朱棣当上皇帝后,征集全国数万工匠,在阳山开凿碑材,为建孝陵功德碑之用。但这项工程仅开工一年半之后,就不知什么原因停工了。

    要说国力衰弱根本站不住脚,皇帝不缺一块石碑的银子。说运输困难也没有什么道理,汤山到金陵都是下坡路。而且武则天的无字碑就是取之汤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