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军训余波
回到学校,周鑫从大多数同学的脸上看到了名为“八卦”的东西,兴奋的神情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身上。而原因何在,相信和不久前的军训风波不无关系。 “不行,这是个信息时代,在这个时候当个聋子和瞎子还不如一个傻子,得找人问问到底结果如何。” 心有所念,身有所动。在和李缘等人说好晚上有事不能一起吃饭后,周鑫独自一人来到了学校的东门。这里不仅离龚媚所在的住处近,也是江城大学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华大地,就算是饱读诗书的高材生们,一样禁不住口舌之欲的诱惑。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随意找了一家有座的面馆,点上三两面的周鑫侧耳倾听,概因隔壁那桌的嗓门奇大无比,侃侃而谈的话题正是间隔不久的军训事件。 “诶,听说了吗,这次军训可是江城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 爱听相声的观众都知道,无论是单口也好,群口也罢,都比不上一逗一捧的经典搭配。说白了,话题再惊爆,没有一个懵懂无知又生性好问的听众配合,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不,嗓门大的男生话音未落,一旁就有嗷嗷待哺的吃瓜群众连声发问。 “丑闻?难道这潭水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深?不仅仅是表面的互相不顺眼这么简单?” 粗嗓门的男生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微微颔首的样子真把自己当成了茶楼里的说书先生。 喝一口面汤代替润嗓的茶,砸吧着嘴也不知回味着什么,好半天才又缓缓道,“你们问到点子上了,要说军训这项酷刑,自古以来就是大学新生们永远无法抹去的痛,那可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大哥,能不能别卖关子了,再这样下去,我怕咱俩会被群殴。” 很明显,如此默契的一问一答正是事先安排好的“托”,不然就含蓄内敛的国人来说,无论别人口中的话将自己撩拨的如何欲罢不能,一样能做到外表无动于衷,内里翻江倒海。一张脸,就是将这天差地别相隔的绝对因素。 同伴的提醒让飘飘欲仙的说书先生双脚着了地,环顾这间小小的面馆,果然,面对的都是一些嗜人的眼神。 可能是习以为常,再一次喝汤润嗓,粗嗓门的男生又道,“军训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少不了学生和教官之间的对立,这是天然形成的对立面,所以双方从见面的那天起,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火气。一点小小的摩擦,都有可能引起一场可大可小的冲突,进而转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 看到同伴回到事先商量好的正轨,虽然废话依旧多了点,但好歹能让自己接一下嘴,“那今天的冲突,难道不是表面上的摩擦引起的吗?” “那是当然,我中华大地的儿女,除了有颗聪明绝顶的头脑,还有老黄牛一般的坚忍品性。回溯历史,哪次王朝的兴衰,无不都是伴随着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如果不是平头百姓被压榨的过狠,得过且过的日子恐怕真要应了秦皇所说的“子孙后代,可传万世”,这次军训,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们仔细想想,那些轻则骂,重则罚,还是太阳暴晒底下的体罚,我们不照样一声不吭的照单全收,顶多就在私底下,晚上就寝的时候唠叨那么一两句,而后呢?日复一日罢了。” 听到这,别说那些路过的学生们,就连周鑫这样的过来人和完全置身事外的面馆老板都来了兴趣,竖起耳朵听起了书。 或许是经历过太多类似的场面,宠辱不惊到了无形的地步,粗嗓门的男生并没有因为在场人群的表现而显得怡然自得,用着原先人们耳中的破锣嗓子继续说道,“就是我们这样一群拉着不走,推着倒退的驴们,也是有着一股牲性的。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人终归都是有情有义的,一味的忍让,只会带来更加难以预计的爆发。这不,咱们这位同辈,就是看到了头顶上的一片光,才会选择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