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敦煌天机在线阅读 - 第85章 五大宝石,超级钻机(2)

第85章 五大宝石,超级钻机(2)

      液晶屏上的图像开始变换,很快就出现了破旧不堪的莫高窟,与纪录片中的情节一致。

      很显然,当时的随队摄影师一直将镜头对准草薙菅,他看到什么,镜头也就能拍到什么。

      “我感到,这座开凿在山崖上的石窟充满了勃勃生机。”草薙菅的“自白音”又响起来。

      他使用了“勃勃生机”这个词来描述莫高窟当时的状况,似乎大为不妥。

      画面中,登上莫高窟的石阶已经坍塌一半,剩下的台阶只能勉强供一个人上下;数个洞窟门口坍塌,只能用一头绑着油毡的木棍顶起来;所有进入视线的木雕饰物也都残缺不全,一大半只剩基座……如此种种,跟“勃勃生机”没有任何相关之处。

      我看不到生机,无论是在眼前这块屏幕上还是球幕纪录片之中,我都只看到破坏与损毁的痕迹。

      在那个时代,如莫高窟一样的文化重地遭受洗劫的比比皆是,政府和乡绅都已经放弃了对这些地方的保护措施,只顾独善其身,无法兼济天下。

      我不同意草薙菅的想法,但心里却盼着他多“说”出一些什么,以便于我去揣摩那“敦煌天机”隐藏的准确位置。

      “112窟反弹琵琶图”是草薙菅此行的目的地,如果将112窟定为隐藏位置,那目标就实在太大了,总不能将整间石窟全都钻透、拆除、分拣、过筛,从每一块碎石、每一捧砂砾里寻找敦煌天机的影子吧?

      我很期待草薙菅能“说”出从经书中找到的线索到底是什么,那么,现在我就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那本经书,继续研究上面的句子,修正方向,重新开始探索之旅。

      当我看到反弹琵琶图时,顿时暗暗地吃了一惊。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从前的反弹琵琶图跟今日我描摹的完全不同。

      液晶屏上那幅图画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做出反弹琵琶的舞伎看起来上半身已经凸出于画面之外,而背景中另外的乐师也神态各异,与之呼应,而非死板板地只顾各司其职。

      这样的壁画才是高明之作,因为画师非常得体地将画面中出现的所有人物进行了协调呼应,使得整幅画的风格十分灵动。

      古画中有“吴带当风”的说法,用来赞美大画师吴道子画的人物之灵动,而液晶屏上出现的壁画,已经具备了“吴带当风”的灵气,让人看了立刻产生“心向往之”的想法。

      “以那种舞姿、那种技法弹奏出的琵琶曲,一定别有韵味,令人深深陶醉……”我的思想禁不住恍惚了一下,为草薙菅记忆中的壁画而感到惊艳。

      我之前提及很多次,莫高窟壁画始终存在一个开凿、绘制、弥补、修复的过程,即使在同一年代,这种过程也在不断循环。

      后代工匠在弥补残破壁画的过程中,添加了太多自身的主观色彩,难免产生狗尾续貂的劣作,使得莫高窟壁画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这一论点,已经被美术家、佛学家们屡屡证实。

      我怀疑,正是这种低等工匠的弥补,才让反弹琵琶图失去了最初的灵性,变成了目前我们所有人看到的这样。

      在这里,我不想贬低反弹琵琶图的价值,但平心而论,历史上最初绘在壁上的反弹琵琶图绝对不是目前的样子,无论其所用颜料还是人物线条,都有修复嫌疑。

      毫无疑问,我为液晶屏上的反弹琵琶图而着迷,立刻觉得,自己藏在樟木箱子里的那些习作根本就是废纸一堆。

      “唯一能跟眼前这幅画媲美的,就是被明水袖涂改过的那张——”我倏地警醒。

      那幅画曾引起宋所长的觊觎,当场就想攫走,被我严词拒绝。

      “是啊,是啊,在明水袖的叙述中,她与那位电将军到达莫高窟的时间为明朝末年,远远领先于草薙菅率领的日本盗宝团。她见到的反弹琵琶图一定被草薙菅所见的更完整、更原始,所以——”我为自己接下来的联想而震愕,“所以那时候的壁画具有将她吸进去的魔力,而现代人再想仿效明水袖遁入石壁,就成了缘木求鱼、邯郸学步的笑谈!”

      问题的焦点已经凸显,壁画虽在,却已经物是人非,不再是古人画下的那幅,其中添加了太多杂笔、杂质、杂思,再也无法彰显其神奇法力。

      我们质疑古人留下的那些神奇事迹,以为那些全都是无稽之谈,却忽略了事物外在、内在的种种变化。

      画面中,钻头已经对准了反弹琵琶图的右下角,即将开始钻探。

      纪录片中已经描述过,怪事就发生在这一刻,盗宝团甚至没来得及起动发电机,就已经全体失去了思想,变为植物人。

      “是什么声音?哪里来的古乐声?千真万确,我听到了古乐声,羌笛、埙、胡琴……真的是中国人的古乐声……谁在那里?谁在弹奏?”我再次听见了草薙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