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光熹帝国在线阅读 - 第十章 办学

第十章 办学

    明光殿。

    刘辩饶有兴趣的看着跪坐在下边的蔡邕。

    和他想象中的清瘦学者的模样不同,蔡邕的体型略微肥胖,圆脸隐约有些双下巴。倒八字的浓眉,双眼炯炯有神,饱含睿智的目光。颧骨突出,鼻宽口阔,一缕花白的胡须飘然于胸前,给人一种儒雅、安逸的气质。

    虽然此时的蔡邕已经年近天命之年,可依然精神抖擞,丝毫不见老态。

    和其他的历史人物一样,刘辩对蔡邕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前世所看的历史资料上。虽然他知道蔡邕有过折节于董卓的历史,可蔡邕的学识与能力还是让刘辩大大折服。况且蔡邕在董卓死后仍然愿意为其哭泣,并因此召来王允的不满导致杀身之祸,充分说明了他还是具有这个时代士大夫应有的道德品质。

    此时的董卓董旻两兄弟已经被刘辩圈禁在帝龙居天天以泪洗面,蔡邕原本的历史命运已经遭到了改变。所以对待蔡邕的使用上刘辩心中并没有任何芥蒂,反而准备将心中最重要的一个职位交给蔡邕担任。

    不过在委任之前,刘辩还是笑着和蔡邕拉了拉家常,促进关系,并且感谢蔡邕当年为自己分辩流言。

    “想当初朕初为皇子时,曾遭流言重伤,使得先帝见疑。当时朝臣无一人替朕说话,只有伯喈先生仗义执言,为朕在先帝面前分辩,这才还得朕一身清白。只可惜伯喈先生也因此得罪了阉宦,丢官失职,被贬还乡。当时朕尚年幼力薄,不但无力保护先生,甚至连句谢谢都未及说。如今见到先生,朕自当感谢先生当日的恩情。”

    说着刘辩站起身冲着蔡邕躬身一礼。蔡邕不敢受刘辩之礼,急忙跪伏于地,口中称道:“陛下乃真命天子,天地庇佑,臣当年所做也只是顺应天命而已。”

    对于当年替刘辩在汉灵帝面前分辩,蔡邕更多的意思是搬倒十常侍,为刘辩分辩只是捎带脚而已。如今受到刘辩由衷的感谢,蔡邕不由得感到面色潮红。

    不过他也知道不可能现在就把当时的想法告诉刘辩,这岂不是让大家都下不来台?所以只好顺着刘辩的话对他一阵吹捧。

    只不过蔡邕不知道他现在所说的话第二天就上了新一期的《洛阳时报》,内容就是天子刘辩与大学者蔡邕展开了亲切的会见。其间蔡邕被刘辩的个人魅力折服,并称陛下乃真命天子,众望所归。

    报纸上的消息一出,蔡邕立刻就被绑上了刘辩的政治马车。

    刘辩此时对蔡邕的恭顺很满意。对于像蔡邕这样的标准士大夫来讲,中央皇权的正统性远胜于其他,所以刘辩并不担心蔡邕的忠心。

    刘辩把即将委任给蔡邕的职务讲给他听,蔡邕听后不由得微微一愣。

    “朕想要伯喈先生主持太学院。”

    太学之名始于周代,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上表汉武帝刘彻,建议在长安开办太学,请名师教习,培养国家有用的人才。

    太学从武帝时期开始设立,几经各代帝王的发展与完善,到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汉帝国国家性质的最高学府。其所招学生称为太学生,随着东汉末年的政治**,太学生也逐渐参与国家政治,在灵帝初年还爆发了以太学生为主,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运动。

    而太学博士就相当于国家公立大学的校长,虽说在汉代也算是国家干部,可毕竟职位较低,毫无实权。这让一心想掌握朝廷机要,大展拳脚的蔡邕微微有些失望。

    不过身为臣子也不可能对皇帝的封赐挑三拣四,蔡邕虽然失望,但还是站起躬身称诺。

    蔡邕脸上那转瞬即逝的失望表情并没有逃过刘辩的眼睛,心里明白蔡邕肯定是误会了太学院与太学的区别,便耐心对他进行了一番解释。

    太学和太学院不同。前者是大汉帝国的高等学府,后者则是刘辩登基后便一直想筹划组建的国家教育部门。用来管理和整合帝国国内的太学、族学、精舍等教育机构,发展帝国的教育事业。太学博士品秩只有六百石,而太学院所设的院长一职,品秩是两千石,和国家重臣九卿相当。

    作为一个现代人,刘辩当然明白要想国富民强,实现自己建立万世帝国的政治梦想,就必须开启民智。所以办学将会是刘辩今后执政的一个重点。

    此时的大汉帝国虽然拥有像太学那样的官办学校和颍川书院那样的士族族学,或像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所开的私人精舍,可绝大部分国人仍然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文化知识仍然只是在少数人当中传播。

    刘辩的计划就是在朝廷所能控制的司隶及周边郡县广泛的开展义务教育。针对不同的学龄段开办蒙学、中学、大学三种公立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从龆年孩童到成年弱冠之间,无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

    为了吸引贫苦人家的孩子入学,减轻他们因为供养孩子上学的负担,刘辩不但下诏规定补助在校学生大食小食一日两餐,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还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家里出了一个学生上学不但减少了一个人吃饭,学得好还能有钱赚,自然打消了一些害怕教育负担太重的家长的顾虑。

    同时,朝廷还鼓励像颍川学院那样的私人办学,但是教学的内容必须是国家统一的教材。

    此时大汉帝国的各个教学机构所教授的全部都是以经学为主,其内容主要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七部官方规定的儒家典籍,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汉代有很多大师都以诠释经学而出名,如马融及其弟子卢植、郑玄等。

    刘辩不可能依然延续经学作为帝国的教育重点,可是现在他的也不可能马上就将现代思想引入这个汉代社会,毕竟从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情况存在了已近三百年,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刘辩只好采用循循渐进的办法,先恢复孔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算。

    礼是指礼节,即所谓德育方面的教育。所教授的也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那一套,毕竟这个社会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只是在后来刘辩逐渐开放法、墨等其他思想,最终在光熹时代的后期,又形成了战国时期那百家争鸣、文化璀璨的思想大爆炸的文化盛事。

    乐即是教授音乐课。开始所学的是先秦时代的古典音乐和乐器,后来刘辩又将现代音乐元素引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像音乐课这样的其他科目的设置,极大的丰富了这个时代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同时开拓了他们的事业,改变了汉武帝时期以来知识分子只顾埋头研究书本经义的教育弊端。有很多在蒙学时期音乐学的好的学生好报考了像鸿都门学这样的艺术专科学校,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射和御就是教授射箭和骑马,强壮学生的体魄。随着今后大汉帝国学校的蓬勃发展,许多院校,包括鸿都门学这样的艺术大学都设有自己的箭术队和马术队,校与校之间还经常进行比赛,吸引了很多百姓的观看。由此引来很多商社纷纷效仿,成立了自己私人的马队和箭队,相互间定期比赛,不但打响了自己商埠的知名度,还可以在比赛中博彩,赚得钵满盆盈。这些定期的比赛逐渐形成帝国早期的体育联赛的雏形。

    书是指书法和绘画,用来陶冶学生的情cao;算即是教授算术、数学,汉代数学已经非常发达,像《九章算术》这样的数学专著已经出现,所以刘辩并不愁没有课本教学。在其中,刘辩又将前世的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勾股定理、圆周率之类的加入了进来。

    刘辩以前一直觉得儒家思想是束缚民族进步的枷锁,对于儒家思想的印象也就是停留在魏晋儒生的空谈,南宋理学的泯灭人性和明清的八股上面。可深度了解儒家思想后,刘辩发现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要求人们死读书、读死书,相反像六艺这样的儒家的规范要求,完全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后世的人只顾在孔子的文章中咬文嚼字,歪曲了孔子原本思想。

    刘辩此时打着尊孔的名号复古孔子六艺代替现在的明经之学,虽然对那些以明经为学问的当代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却并没有引来他们过多的反弹。毕竟刘辩所作所为也并没有偏离儒家思想,毕竟六艺之说是孔子提出来的,这个时代的文人还没有几个牛b到可以站出来反对孔子学说的地步。

    后来,当人们渐渐接受六艺之课后,刘辩又在学校里开办了糅合了《春秋》、《史记》、《汉书》的“史”和教授一些现代的物理化学知识的“理”两门课程。

    刘辩将太学院的职能和今后的办学方针耐心解释给了蔡邕听,虽然蔡邕对刘辩的宏远规划面露惊叹,可还是对充任太学院一职表现出了没有多大兴趣,在刘辩说完后低头沉默。

    刘辩无奈,只好拿出了他的拿手绝招——画大饼。笑眯眯的问蔡邕道:“伯喈先生可知孔夫子平生何志?”

    蔡邕一愣,不知刘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老实的回答道:“夫子之志自然是希望仁德广播,百姓知礼。”

    刘辩在心里点点头,暗道:“真不愧是海内大儒,一句话就把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与礼点了出来。”

    刘辩直视着蔡邕的眼睛又问道:“伯喈先生觉得如今夫子之志可曾达到?”

    蔡邕老实的摇头道:“尚未达到。”

    刘辩忽的站起身,走到蔡邕身旁,双手扶在他的肩上,神情激动的说道:“伯喈先生若能执掌太学院,完成夫子遗志,教化万民,广传仁德,千载之后必会与亚圣齐名啊!”

    蔡邕听后忽的如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不由得也激动了。和孟子齐名,这是他这个时代的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执掌朝廷中枢,实现政治理想固然是很好,可是比起这名垂千古之功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啊。在蔡邕心里固然不敢和孟子相比,可只要能达到董仲舒的历史高度,他就已经觉得此生无憾了。

    想到这,蔡邕不由得后退几步,跪拜于地,语气鸣咽的说道:“臣愿为陛下教化万民,完成夫子遗志。”

    看着蔡邕感动的样子,刘辩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蔡邕还是忍不住去咬了他做好的大饼。

    其实刘辩也没有在忽悠蔡邕,正是由于今后蔡邕在教育改革上的功绩,使他在后世被称为了帝国的教育之父,还和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一起被称为儒教五大家。(至于孔子和董仲舒在后面会有其他的安排。)

    意识到了教育事业的千秋功绩后,蔡邕立刻走马上任,不顾已近天命之年的身体,按照刘辩的意思大刀阔斧开展起了帝国的教育事业。

    在蔡邕的教育事业开展的同时,另一位大汉帝国历史上的**学家应劭也来到了洛阳,只是令刘辩感到意外和棘手的是,这位法学家来到洛阳的第一天便病倒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