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酒吧管家
从新年初八开始,西海酒吧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这段时间许晖忙的脚不沾地,培训服务员,特别是负责收银的小璐,条条框框一堆,但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每天记账,六情不认。 前面半句话好理解,后面那半句土了点,但也很直白,就是任何人不能写白条支走现金,除非得到五个人的一致认可,就是在支钱的条子上签字,付建平、谢三、阮世庆、邹猛和许晖,缺一不可。 其次是找了薛永军过来,许晖把想法一说,老九自然是激动的不行,当即和许晖一起认真挑选了六个种类的炒货,无论瓜子花生,都要粒大饱满,橙色好看,进货贵一点无所谓,回家把每样样品炒出来送到酒吧,许晖召集所有人品尝,然后拍板订货,都是给现钱,炒货不值多少钱,但对老九家顶大用。 许晖耗费最多的时间是跟陶猛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所谓新产品就是不同口味的果饮,大家以前在别的酒吧里都喝过,价格贵的吓人,其实里面兑了不少水,但是小姑娘就爱这个,吸管一插,美得不得了。 陶猛上技校学烹饪的时候接触过这些,加工方法超简单,就是没有设备,主要是榨汁机和搅拌机,这两样东西别看现在普及了,但在那个时候家庭用的并不多,容量大的、专业一点的榨汁机西平当时还没有卖的,要去外地采购,酒吧才开业没多久,流动资金不多,跑一趟显然是划不来的。 家庭腌菜和喝果汁还用的是土法榨汁,用一块结实的纱布包着果蔬,然后在一个小石槽里挤压,石槽的下缘有个小孔,果蔬的汁水就会流出来,但这样搞法动作太慢,上客高峰期的时候,完全赶不上趟,人家点个五六杯,后场的人就累瘫了。 许晖和陶猛俩人足足捣鼓了两天,搞了个设计图,采用风箱的原理,整体是个大圆桶,竖着的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有个小门可以打开,往里面塞果蔬,然后内衬钢网,留几个出气孔,底部有个曲流拐弯的漏斗口用来引流榨出来的果汁,上半部分是用人力推动的活塞,半封闭的,两侧有内置滑轮,防止筒变形时活塞被卡死。 活塞外面有两个拉手,用的时候使劲往下拉,像健身房里练臂力的器材,固定圆筒的是个木架,让后把图纸交给谢三,找他们院子里的一个钣金工去做,材料用的是最薄的那种钢板,铁皮太软,容易变形。 就这么个大家伙,重的要死,但在酒吧刚开业的那个阶段帮了大忙,十几个苹果扔进去,两到三杯果汁就出来了,但还不是成品,根据苹果的质量要加糖和蜂蜜,还要稍微兑水,否则太酸,差不过一次能兑个五六杯。 完成小批量生产事件大事,唯一的困难是清洗,但也要比一杯一杯的挤强出太多了,在许晖的坚持下,水和蜂蜜控制在一定比例内,决不能多兑,减轻酸味就行,甚至有的甜度高的果子根本不用兑水,价格可以卖贵点,但东西一定是好东西,来消费的都是朋友,决不能让人家在背后戳着脊梁说西海是jian商。 那时候的鲜果汁饮料很少,大街上常见的只有甘蔗汁,大商场偶尔推出一两样新鲜的,比如,蜜桃、西瓜或者桔子口味,动不动就排队,火得很,而且这个玩意儿利润大,一杯从两块五到五块不等,赚头吓死人,当时的苹果、桔子才多少钱一斤?卖的再贵也是按毛算。 西海酒吧一口气推出了四种口味,苹果汁,桔子汁、香梨汁,还有一种混合果汁是邹猛亲手调的,味道还行,特色饮料成了一大卖点,别看大冬天,喝的人照样多,三五个朋友在温暖如春的酒吧里,男士点瓶红酒,女士人手一杯果汁,一碟糕点,一碟什锦炒货,听着音乐,天南地北的海吹,打发着冬日的时光,绝对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