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男儿危重行在线阅读 - 五、江淮之行

五、江淮之行

    退朝后,老皇帝心里窝着火回了景阳宫,在殿内闷坐,不一会儿戚贵妃端着冰镇过的冰糖雪梨水过来了。戚贵妃刚过二十五岁,仍是一副冰肌雪颜、貌美如花的模样,老皇帝甚至觉得现在才是她最美的时候——褪去青涩,像桂花蜜酒一样温柔芳香,让人沉醉。

    戚贵妃就是老皇帝的忘忧草、解语花,几句话就让老皇帝心情舒畅起来,抛开烦心事陪着她练起王羲之的《兰亭序》,直到李雪渊送奏折过来。

    戚贵妃识趣退下,老皇帝开始翻看奏章,按惯例李雪渊要先把重要奏章当面禀明,以提醒皇帝重视。李雪渊首先禀报的就是淮南东路、江南东路又上了请求拨款救灾的加急奏报。

    老皇帝把江南路的奏报仔细看了一遍,微作沉吟,问:“爱卿怎么看?”

    李雪渊略想了一下,答道:“从折子上看,所需费用太多,国库恐入不敷出,事关重大,不容轻率。在没有实地察看灾情时,不敢妄下断论,不可不防有人借此做文章,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雪渊说中老皇帝所担心的问题,他点点头:“现在局势复杂,不可不防。这样,一方面派人大张旗鼓到江淮走一遭,安抚一下地方官员和百姓;另一方面,你从翰林院暗地里找个可靠之人,派两个内卫护送他到江淮实地看一看,三十日内把实情详细报回来后再做打算,其他人我信不过。”

    第二日,李雪渊即派周志方前往江淮。

    周志方深知此行极为重要,和两名内卫连日马不停蹄赶往江淮,十日后进入淮南灾区——江宁府海门县。

    县城内到处是从重灾区逃出来的灾民,街道上睡满了面色憔悴、蓬头垢面的人,不少人端着破碗跪在街边乞讨,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窝在大人的怀里已无力哭闹。灾民们看见周志方一行立刻围了上来讨要,两名内卫狠抽了几鞭才驱赶开人群。周志方看得眼睛发红,但他知道自己现在救不了他们。

    在一处较为僻静的拐角处,靠墙支着一个窝棚,五六人聚在一起,有老有少,尽管面黄肌瘦,但衣衫还算勉强整齐。周志方下了马,向其中一位老者稽首作揖,老者连忙答礼,看样子是读过书的。

    周志方问道:“老人家是从哪里过来的?”

    “钱江,和同乡一起出来的,可他们走散了。”

    “钱江灾情严重吗?出来多少人?”

    “一片汪洋,”老者叹息道:“过去也遭过灾,但也就几天时间水就退了。可今年雨连着下了近三个月,连附近的山都榻了,水淹了整个城,持续不退。估计什么都不剩了。”

    周志方听得心里发紧,又问:“整个县城的人都逃出来了?”

    老者点点头:“故土难离啊。我们都不想背井离乡,可死了好多人,官府埋都埋不过来,水上都漂着尸体。但凡能不走我们也不至于逃到此处,可钱江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啊。”

    周志方眼前不可抑止的出现水面上漂满尸体的可怕景象,心里一片冰凉。这时,年青的两名男子拿着碗对老者说:“父亲,快开饭了,我们去领粥。”

    周志方立刻说:“我跟你们去看看。”

    施粥的地方设在县衙前的一块空地上,架着十口大锅,饥饿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人群推推攘攘,官兵不时扬起鞭子抽打sao动的人以维持秩序。

    周志方问年青男子一天施几次粥,青年男子说开始一天三次,从前天起减为一天两次,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减。

    周志方看到一名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员正站在施粥现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周志方走过去与他见了礼,说自己告假回乡刚好路过这里。这位官员正是海门县知县曹云飞,曹县令见他气度不凡,态度还算客气。一番寒暄下来,周志方看着推推嚷嚷的灾民问道:“海门县现在收容了多少灾民?看样子不少啊。”

    “是啊,接近两万。”曹县令满眼都是焦虑之色;“钱江一片几乎都被水淹了,死伤无数,逃出来的灾民有十几万人,我这里来了近两万人,大雨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半月,水还没有退。眼下快断粮了,一旦断粮局面恐难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