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声明
我不知道我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的这篇文章,但它确确实实出现在了各位面前,我希望各位读者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停下来,耐心的读完这篇文章。 咱们具体来评述和回答一下读者对于我小说(《最后一届文科生》)的问题:首先,对于现实中“死党们”说人物在小说中写的太多时感到看得有些眼花缭乱,记不住来作回答。这当然是一个问题,但贴近现实来说,书中的“颍城一高”是一个容量六千人左右的学校,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陪你从须臾到不朽,有的人则转瞬即逝,也如书中的主人公“任奕行”一样,圈子时而大,时而小,范围广,规模大,所以人物就多了,就显得繁琐,我个人写作风格注重贴近现实,故而不想遗漏任何一个人物,所以就全盘托出,但主体是从“任奕行”的视角展开。再者小说人物之多,有着重描写,也有轻描淡写。坦白来说,这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大家也不必要都集中于一点上去观摩,之所以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是因为我想要从“上帝视角”供读者们去了解故事的全貌,不必苛求于一个人物身上,即使我对一部分人物花费笔墨之多,也并不代表他就是重点人物。所以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 其次,对于现实生活中有人说教我写的不真实,且传谣我“家财万贯”,我觉得这有几分可笑,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位不喜欢解释的人,因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老子在八十一章中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况且我由衷的建议这类人不妨抽点时间多去了解了解小说是什么,是干什么的。我在书中的简介里写到:“本书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不知道他们了解不了解“改编”是什么意思不。我可以保证,这本书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事情,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是借鉴他人语言仿写,百分之五是虚构。小说主要是叙事,大多是虚构,且多种人称均有,小说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重点在细致塑造人物形象,要给出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小说接近戏剧,故事中人物直接给读者看,情节安排巧妙。在这本书中以“任奕行”为中心,直观展现百分之七八十的事件,剩余的就由他人进行讲叙,然后我加以整理,并与之衔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之所以大家在观看这本书时觉得很搞笑,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件事本来就很搞笑,太严肃反而凸显不出它的真实性,而且前面我也讲过,小说本来就接近戏剧,如果各位不相信小说文体结构的话,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就各形各色,我还是建议那类人多读点书,没有嘲讽的意思,只是一个建议。举个例子,“曹先生的《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是一部不朽的杰作”,这是事实。我认为这句话对,你认为错,这仅仅是观点不同;但我觉得读《红楼梦》是涵养情cao,修身养性,你觉得是虚伪,低俗。这就是价值观不同。村上春树先生在《且听风吟》中写到:“然而,倘若我们一年四季都喋喋不休,而且喋喋不休的无不真实,那么真实的价值必然荡然无存。”我认为人生就是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时而真实,时而虚假,这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即使我真的写小说中“任奕行”家财万贯了,那又怎样?你能保证这世界上多有的小说都是百分百真实的吗?况且事实上我也没有去写,不过这类人倒是给了我提醒,我可以自己“爽”一把,现实中的生活已经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我还不能在小说里去满足自己吗?张雪峰老师说:“文科生都是服务业。”我不否认这一观点,因为人们存在于这世界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世界,学校,班级,家庭......服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我认为,当文科生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满腹经纶”时,文科生就代表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审视自己,再评判他人。 对于传谣我的人和相信他们话的人,我仍有规劝。当今世界,信息的迷雾越来越浓,不仅是单一的渠道信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盲目,冲动,狂热的群体思想在无形之中消解,空耗着独立的个性。如果一个个体,接受单一信息,又不会明辨慎思,很可能不自觉就具有了“乌合之众”的特性:理性匮乏,却热情洋溢;排斥证据,而倚赖幻觉;不会推理,又勇于行动;看重数量,而罔顾事实。正如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所说一样:“当个人为孤立个体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个人融入群体后,其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湮没,个体思想就会迅速被群体思想取代。”,也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所说一样:“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这两位先生所说的话最后也被用于2022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作文材料中,去供广大读者们讨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5G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也使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受到干扰与限制,大多数人放假,尤其是青少年,都喜欢呆在家里,捧着手机哈哈大笑。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告诉这些人,要如司马光所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袁枚所说,“双眼自将秋水洗”,然后如屈原所言,“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样,这些人才将不是一个“愚昧且自信”的“可怜人”,而是一个兼听明辨、个性卓然而有尊严的个体。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但如果你们要问:“兼听则明”就一定对吗?“偏信则暗”就一定错吗?当然不是这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叶芝有一句话说的很不错:“万物分崩离析,中心不再把持,只有混乱四散于世界。”而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顾城在《一代人》里给了我们答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我所论述的这些并不是为了去抨击他们,他们的语言也伤害不了我,只会让我感到幼稚和无趣。我虚心接受每位读者对我的点评。如果真是我的语言,文体,结构方面有问题,您说,我改;倘若真是你不喜欢读这本小说,你可以离开不读,动动手的事情,没必要进行传谣,辱骂和诋毁。我在《素材》这首歌里写到:“这世间的一切都将成为我的素材。”你们的诋毁只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进而成为素材,从而让我没有创作“瓶颈期”。况且如果一个作家写作仅仅是为了鲜花与掌声的话,那么他的写作之路是无法长久的。是人,都会有缺点,是一部文学作品,总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总会有人夸赞,有人诋毁。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屈原,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而但丁曾在《神曲》中写过一句世人耳熟能详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上面写道:“不拘泥于‘满腹经纶’”。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可能会有人说我成绩那么差,怎么可能有文化?倘若成绩等同于文化的话,为什么不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成绩,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不坚定成绩自信而是坚定文化自信?《三字经》里写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予以回答。所以仍旧是规劝那些人多读点书,读书,总归不是错的,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的问题,这本书目前仅为草稿,我和一部分好友提到过,我最后回去修改,斟酌,润笔。因为其中人物对话太多,过于繁琐,又有些流水账,而且环境描写太少,整体都快成剧本了。再者这本书或许是唯一一本纪念“颍城一高”最后一节文科生们的记忆了,也许若干年后,他们大多回来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记忆吧。
这世间总要有人,要顶着流言蜚语,去记录一些记忆。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我也由衷的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都能成为一个“三观”正的人,毕竟:先做人,后做事。中国古代也是以个人品行为先,而不是以成绩为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的文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只要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喜欢就可以了,林清玄先生曾说:“一个写作的人就是要在人潮中逆流。”正如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sao》,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后人称为“民族魂”,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被称为“现代文学鼻祖”。对于说谎话传谣的人,我想引用芥川龙之介写在《罗生门》里的一句话:“人们太脆弱了才会撒谎,甚至是对自己撒谎。”希望你们好好爱自己;而对于现实生活中和我一样含冤的人我想说:“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息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希望你们在面对流言蜚语时,依旧能够坚定自我,如屈原所言:“众人皆醉我独醒”,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同平,多点宽容和理解。 我们也没有资格去朝向任何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人。在这个满是模仿者的时代里,我们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历史浩瀚的星空,赓续着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与此同时,我也为人类的文化而感到悲哀: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不知何时,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创造者。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道:“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我深处沧溟,不淆浊浪。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道:“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踽踽独行,人会散,花会落。而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继续享受生活给予的歌谣?我们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并不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适当停下来,回望自己读过的书,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与古代的先贤对话,如:孔子,屈原,司马迁,白居易,李白,杜甫,老子,孟子......那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 文字的力量往往振聋发聩,它们总能在一瞬间直抵人心,又润物无声,它们氤氲着每位作家的浪漫与内心的诉说,它们包含着他们真实的情感。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百花盛开的峡谷绽放生命的璀璨,在蔚蓝色的大海中踏浪前行。 《文心雕龙·原道》一句:“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如平地惊雷,掷地有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在生命长河中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将来或许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回望历史长河,也会回眸一笑。 最后一句话送给读这篇文章的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别笑,因为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黍离》。 谨以此章送给所有含冤的人,迷茫的人,否定我的人和广大读者朋友们......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拟稿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