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病后的五年在线阅读 - 第三章

第三章

    宋冯平兄妹之间感情很深,他meimei和妹夫听说后马上就从从外地赶来,已经住下几天了,一直在等病理结果。他们始终对病理分析有疑问,还专门带了个查血的仪器,说宋冯平血象分析没任何问题,根本不可能有这么严重的病,坚信他是加班过多或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如果一直补充营养,最终会逐渐痊愈,给宋冯平带来了很多酵素。宋冯平知道这是良好愿望,也没有说别的。

    主管领导知道宋冯平下午去拿病理报告,晚上很晚了还打电话问情况,宋冯平含糊地说不太好,病理显示阳性,但没告诉她具体结果。她问宋冯平是马上找别的医院呢,还是等下周她出差回来再找人,宋冯平说等下周您回来吧,正好有个思考的时间。

    至于下一步去哪里看病,家里人分歧比较大。大家都说要去最好的医院,但什么是最好的医院,众人莫衷一是。若论起这种腹部常规手术,比较大的医院技术水平都没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手术量大,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应该说技术上不比国外差。宋冯平想去上海,那里有老同学已经找了医生。妻子一直不相信他有病,她就是这么单纯,也是这么固执,说他没有病。更不同意去那么远的地方看病,说现在医生都比较负责,很规范,特别是大医院,看病有时不能光看熟人,有的找了熟人吃了亏还说不出。还举例说她单位一个领导阑尾炎手术,托熟人找专家做的,结果长期愈合不好,还碰伤了神经,不知怎么还影响了排尿,痛苦不堪,只能去到别的医院找大夫做了第二次手术,有苦说不出。宋冯平说你这是以偏概全,不能这么举例子。亲戚朋友也七嘴八舌,各种建议都有,最后还是他妹夫一锤定音,既然没什么区别,跑那么远干吗,他正好有年假,就在这里不走了顺便照顾他。

    其实选医院和选医生是结合在一起的,首先要看哪个医院有这方面的权威专家,这是重点考虑的,其次才是考虑医院和后续治疗的方便。经过反复考虑,大家决定在本市东区医院和西区医院中选一个,两家医院都是全国公认的一流专科医院。西区医院规模小一些,但外地来的病人少,比较清净,生活方便些。东区医院是国家级头部医院,全国专科排名第一,但看病的人多,环境嘈杂,各项检查都要排队。单位有个同事说,说西区这方面的两个专家名气很大,都是大咖,但他们担任的社会职务多,年龄也大了,手术的话还是要找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大夫。

    宋冯平想东西区医院都没问题,同事的话是对的,谁做手术是最关键的。做手术不能光看名气,有的大夫担任社会职务多,会议也多,可能不大有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些手术的具体细节,也不可能每台手术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一些大夫虽然没有院长或科主任的招牌,但每周都有手术,临床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又比较负责,这样的大夫才是最可靠的。他又咨询了卫健委的领导,推荐东区医院结直肠科有两个专家口碑最好,医德高尚,技术一流,是国内较早运用腹腔镜技术的。最后家里统一思想,就奔东区医院而去。

    周一上班,主管领导就把宋冯平喊去了,问他想好没有,建议他马上找专家再看看,不能再拖了。宋冯平告诉了家里商量的意见,决定去东区医院,就是目前还没找到东区医院邹大夫。领导二话没说,在手机上查找电话,当即联系了东区医院的一个大姐。那大姐与领导很熟,也十分爽快,说正好邹大夫当天下午有特需门诊,让宋冯平下午一上班就去找她。

    下午一点到医院的时候,大姐已经在专家门诊等候,然后就领着他挂号进了诊室。邹大夫个子高挑,人温文儒雅,身上有着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他话不多,有点冷漠,病友都说他与病人沟通不多,属于外冷内热的专家,但他的话说一不二,没有人怀疑他的权威和技术。邹主任看到宋冯平了进来,问道病人呢。宋冯平说我就是,他哦了一声,平静地说坐下吧,足见阅人之广。后来和病友聊天,好几个病友都被医生问过“病人呢”,宋冯平想如果没检查出来病,他们比正常人还正常。邹大夫问了问情况,看了他的病理报告,让宋冯平躺下做了指诊,估计不超过三秒钟,他让宋冯平起来,说还好,七厘米,保肛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如果按病理报告上说的五厘米,就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他补充道。然后又问了一些其他情况,他对面的女医生年龄不大,很文静,同样面无表情,应该是他的助手,麻利地写了诊断书,给宋冯平开了一堆检查单子,前后没超过几分钟。后来宋冯平才知道,这是王医生,是邹大夫的临床医学博士,是个非常勤奋有爱心的大夫。就在宋冯平和周大夫简短应答之间,她已经把宋冯平的病情发展、体貌特征、诊断意见等写在诊断书上了,真的观察细致,很神速。

    临走,邹主任略有遗憾地说,“你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宋冯平说是,大意了,以前两次指诊都没诊断出来。邹大夫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他当即给宋冯平开了住院单,这就是医院间的差别,也是医生间的差别,也是宋冯平的宿命,如果刚开始不舒服就来这里看病,或许还有更好的治疗机会,也可能少受点罪。但有一点宋冯平一直不大清楚,肠镜仪器很精确,检查是五厘米,机器应该不会有误;但邹大夫为什么说七厘米?难道真的是短短十几天吃中药和营养品的缘故,给缩小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接下来是各种检查,宋冯平得尽快做完了。医院人满为患,门诊大楼人头攒动,比节日的商场还拥挤,但丝毫没有商场热闹的气氛。病人多神色漠然,身影疲惫,家属也是面带苦色。他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对绝大多是人来说,一旦走上看病这条路,面对的就是无尽的苦和累,还有不可预料的各种困难,布满荆棘,未知深浅。

    抽血的人太多了,cao着不同口音的人们挤来挤去,乱哄哄地菜市场一般,还有外国人。抽血有十个个窗口,抽血的护士年龄不小了,工作量很大,她和宋冯平抱怨说人太多了,真得控制一下。做ct第一件事要先去预约,好在邹主任已经给加急了,这里人更多,尽管有六个检查室同时做,但等待漫长,宋冯平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等待,做了增强ct。后来复查的时候,他就有经验了,预约单告诉第二天下午两点去,他就不去那么早,四点去肯定也没问题。病理会诊还需要初诊医院的病理玻璃片,看看时间来不及了,他妻子说去取,也只好让她去了。她也不会开车,宋冯平知道她也不会叫专车,肯定坐地铁去了,她这么胖,兜兜转转一大圈,估计也气喘吁吁了。还好快下班的时候,她赶到了医院,同时加急申请了五百元一个号的特需病理会诊。其他的心电图等都是既定形式,人也不多,做的很快。只有增强CT、病理会诊、血液、心电图都齐全了,医院才会考虑手术,缺一不可。做检查绝不是个轻松活,楼上楼下,排队缴费,身体不好的,光检查这些事就能把人折腾病,更别说看病了。

    增强CT结果很快出来了,显示各器官无转移,但肠系膜淋巴结多发。邹大夫肯定同时在电脑上看到了结果,他去找邹主任咨询,没找到,也没人与宋冯平联系。他只好把结果给医院的大姐看了,她说还好,回头她给问下情况。

    回到办公室,宋冯平倒是像了却了一件心事,既然病情已经确定,反而踏实了。他向领导请了假,把手头上的事安排妥当。然后又去找大领导请假,那位领导刚参加完常委会,简单问了下情况,安慰了两句,你参加下下午的会议,把向上级报告的稿子再议一下,然后就去专心看病吧。

    正如宋冯平所料,在上次第一次研究稿子的会上,秘书处遇到了刁难。参会的一个部门分管领导从高校空降地方不久,可能刚来想表现一下,也可能真的想体现自己的理论水平,打着还不太成熟的官腔,提出了一大堆意见。宋冯平知道这样的人有的是很可怕的,他会比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干部更不好相处,既不了解基层情况,又爱出风头,话里话外藏着掖着的。果然会议一开始,这位副部长就说整篇文章高度不够,视野不宽,没有站在改革发展的大局上去谋篇布局,文章思路也不够清晰,等于全给否定了。由于仅仅是个大致提纲,大家也提出了一些笼统性的意见,让秘书处修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