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季汉大司马在线阅读 - 第200章户籍人口与马场

第200章户籍人口与马场

    司马芝不仅向霍峻献上辆麦轮种之法,也汇报了鄱阳郡的户籍情况。

    鄱阳郡地跨长江南北,以一个‘t’字形插在豫章与丹阳二郡的中间,郡内辖区东起濡须口,西至寻阳。江北有皖城、居巢、寻阳、松兹、舒县、临湖、襄安等七县,江南有彭泽、鄱阳、余汗、鄡阳、广昌等五县。

    就实际而言,江北的舒县、临湖、襄安三县已无多少百姓,唯留下空荡荡的城池。因而实际上鄱阳郡中仅有九县有人口,即江南五县,江北四县。

    在司马芝及众县长的核查下,鄱阳郡九县的人口数据已经统计出来。扣除军户万户,九县共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一户,人口约在七万六千八百三十二人,县均一千八百余户。若从青徐得到的四千余户,人口约可有十万人左右。

    总体来,霍峻的鄱阳郡看似大,但由于江北属于人口稀少之地,若无霍峻整治,估摸人口会更少,远远不如刘备手上的丹阳郡。

    在诸葛亮的内抚丹阳山越、宗帅的cao作下,为丹阳郡拉到约有十余万的人,丹阳郡户直达九万四千九百九十一户,辖二十县,人口在四十七万六千三百五十六人。且不包含军户三万,若加上三万军户,人口约有六十万人。

    且据霍峻从王粲、潘浚口中得知,他们花了一两年时间统计江东人口,加上鄱阳、丹阳二郡,江东七郡有民户三十一万余众,民户在一百三十八万人,加上军户五万余户,继而也仅有一百六十万人左右。

    相比于永和五年统计的江左五郡人口三百九十万人,当下建安十二年统计的一百六十万人,减少达二百三十万人,扣除蛮夷水份,不得不战乱减民甚是严重。

    战乱减民情况很多,除了死在战争期间的百姓,或是成为士族、豪强隐户;被人贩卖为奴隶;举族入山成为宗贼;亦或是因灾人祸,百姓病死饿死。

    且扬州、荆州这样算好的,如那汉末长期动荡的兖州,永和五年统计的八十余万户。到西晋太康初年时,几十年过去了,兖州仅有八万余户,可谓十室存一户。

    霍峻回皖城几日,通过信件沟通,对江东户籍情况,心中也有了数。在忙完政事后,霍峻出城视察马场,顺便下乡看看被迁到皖城四千余户的青徐百姓。

    皖城有两水,分别为皖水、潜水,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水利工程,即皖水为乌石堰、潜水为潜水堰。两堰之中乌石堰被修缮,灌溉数千顷,用于军户、流民开垦荒废的农田。

    今春季之时,司马芝收到诸葛亮的消息,建议修缮潜水堰,似乎有大量百姓迁移到皖城。于是司马芝发动军士民夫,修缮潜水堰,引河水入渠,以便百姓耕作。

    可惜这批百姓到达的时间晚了,抵达之时已是夏季,虽错过春季水稻种植,但却能赶得上秋冬季节的冬麦种植。在司马芝的组织下,这些迁徙到皖城的百姓,近几日在搭建房屋;又根据官府分配的田亩,捣弄田亩,以备秋季种植冬麦。

    霍峻在前往马场的路上,路过这些百姓聚集的亭落。远远望去,只见百姓们互帮互助,举木搭建房屋;妇人在弄着稻草,准备用于铺设屋顶,甚是热闹,各有分工。

    霍峻没入亭落,而是在马车上远远地观望,问道:“百姓口粮从何而来?”

    “军师实乃大才!”

    司马芝同乘车驾,赞扬道:“芝与诸郡欲供口粮,又让迁徙百姓自力更生,入水猎鱼虾,进山寻林物,以配口粮食之。然军师却言,夏至秋长有数月,虽可让百姓生活下来,但郡县负担不。”

    “故军师以为,可行以工代赈之法,出工三日,休沐一日,便于百姓cao持家务。官府以粮草、农具为酬,以便百姓生活居住。其中具体出工何物,军师以为可修水利,或是为船厂伐木,或入山挖矿,或是诸如此类之事。”

    霍峻点零头,笑道:“孔明有经国济世之才,此策于他而言,却是信手拈来而已,不足为奇。”

    战争逐渐结束,诸葛亮过饶执政能力才彰显出来,不仅能将丹阳郡打理着井井有条,更是能主动担起责任,在大事上与周围郡县联络,为他们出谋划策。

    比如昌豨的数万百姓,似乎直接被他们扔到江北无人搭理。殊不知诸葛亮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在霍峻北上后,诸葛亮未雨绸缪,赶赴江北,挑选合适那些人屯守的地方。

    经过诸葛亮考察后,决定让昌豨屯扎在江都,江都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水土肥沃,临近邗沟,便于捕猎鱼虾。在得知昌豨被救到手后,诸葛亮征调徭役,修缮水利,为初批抵达的百姓划分田亩。

    在水稻春耕正式开始前,诸葛亮以工代赈,以农具、口粮为报酬,仅告诉这些田亩将会赐予这些百姓,却不让这些百姓知道那些田亩属于他们。继而开荒后,到了春季,让这些百姓分到田亩,便可下地播种。

    后一批来直接可以领到田亩,又向丹阳郡借了下播种的粮食……根据不同批次抵达江都的百姓,诸葛亮制定了不一样的方案,尽可能将这些人力最大化利用起来。

    自春入夏来,那几个月的时间里,诸葛亮带着丹阳郡吏入驻在江都,替昌豨cao盘好这一牵直到临近夏收时间,诸葛亮方才结束他的任务回到京口,恰逢与霍峻会面。

    据霍峻所知,在刘备离开京口后不久,诸葛亮又忙活军资器械。至于分配到丹阳郡的万余移民,诸葛亮早就计划好,让徐庶cao盘,他就在那监督进展。

    何为治理能力强,即他的统筹协调能力强,他能在有限的资源中,根据时间及不同事件,合理恰当安排不同的任务进程,即达到帕累托最优解。

    统筹能力在生活中亦是常见,如安排百千饶会议,或是规划集体出游路线。这种能力既有生,又有锻炼。而诸葛亮毫无疑问,他在这方面的赋几乎点满了,甚至有溢出来。

    霍峻观望了半响,示意驭手驱车而行,道:“子华,可让这些百姓多入船场、铁坊二地,明岁恐有战事将生,当严加储备军需。”

    “明岁将生战事?”司马芝惊讶问道。

    霍峻隐晦含糊,道:“车骑将军病重,明岁荆州恐有风波,轻则战,动则举州大战。故而不可松懈,你今后于郡中当有意储备军需。我已命周豫、刘忠二人加快督造战船、甲兵,二人若有需求,你且多多配合。”

    “诺!”司马芝沉声道。

    霍峻望着郊野上的风景,长叹了口气。

    如今江左的宁静,恐怕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从刘琦被荆州水师拦截开始,江东进入快节奏当中,七郡都有意识地向军队倾斜更多的资源,打造甲胄兵器,建造水师舰船。

    驱车向西走了许久,行至松滋县域时,车马向北而行,终于抵达马场的所在地。此马场位于潜山的山脉南段,有成片的然草山,草山上下起伏,绵延数十里。不仅是辽东的骏马在这放牧,连军中六百匹战马也在这里生活。

    马群奔腾间,草碎飞扬,阳光飘洒,令人心旷神怡,既有北国草原之苍茫雄浑,又有江淮地区的灵秀神奇。

    大别山,山脉气候各有不同,景色亦有不同。大别山脉不仅有树木森林,余脉亦有草山。霍峻了望宽广,苍茫的草山,和那成群的马群,心中通畅些许。

    “府君!”

    高歆、士仁、张承领着马场重要的官吏等十几人,前来拜会霍峻。

    “今送抵的辽东马匹情况如何?”霍峻问道。

    牧监张承趋步出列,低头道:“启禀府君,辽东马匹由于浮海而来,身形骨瘦,颇是憔悴,近几日饲养观之,身形渐丰。但却有五十匹良马似乎水土不服,由马医诊治。”

    霍峻微微皱眉,问道:“马医何在?水土不服可有药治否?”

    “在!”

    马医徐,cao着辽东口音道:“启禀府君,近日以来在下仔细考察,窃以为此非病而是四肢无力,皆因食中少盐。”

    徐,字仲雄,素识马性,能知马疾。于襄平城中颇有名气,被糜芳用重金连家带口哄到江左。

    “缺盐?”霍峻问道。

    徐抚摸着战马,道:“府君不仅人需食盐,马亦需食盐。在辽东草水之中似乎有盐,马儿食之,身体健壮。而于江南水乡,似乎水土少盐,亦或是气燥热,马儿汗流不止。”

    着,徐眯着眼环顾周围,道:“此处虽已是清凉,但比辽东还是炎热。辽东寒冷,马匹毛发甚多。”

    士仁拉过一匹从辽东送来的母马,观察了下马的鬃毛,已是被汗水沾湿,道:“果然如此!”

    霍峻心中了然,大概是气炎热,来自辽东的战马不适应气,出了太多的汗,导致盐分流失太多了。

    “可是食盐即可?”

    徐点零头,道:“需要盐,想要马儿健壮就要吃盐,不吃盐不行,不然就会生病。”

    “哈哈!”

    霍峻笑了几声,道:“需要多少盐找郡上要,让郡分给马场。江淮之地,缺人,缺马,就是不缺盐。”

    实际上霍峻不知道的是,元朝在江淮督办马场,除了大别山的气候问题,其中原因便是离盐场近,在江淮地区饲养的战马每十二就要进盐,否则就容易生病。

    至于辽东、蒙古地区的马儿为何不用食盐,核心在于内地草原的水土含盐量高,且气候寒冷,损失的盐分不多。而南方气炎热,容易大量出汗,消耗的盐分比在辽东、蒙古生活时,会多上几倍。

    霍峻眺望在草山上进食的马群,问道:“马场何时能出骏马?”

    牧监张承沉吟良久,道:“辽东四百匹马,三百五十匹为母马,五十匹为精壮公马。母马于春秋受孕,孕有十月,一岁一胎,一岁半受孕,十岁则难生裕母马约可生八匹至十匹马。”

    张承,字继业。刘备帐下老人,幽州涿郡人,此前刘备军中的战马皆交于他负责。今刘备知道霍峻建设马场,便推荐他出任南山马场牧监。

    霍峻心中盘算了下,亦是叹了口气,果然建设马场之事,属于是长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但是越早建设也越早享受成果。

    沉吟少许,霍峻吩咐道:“君义,军中凡是母马有在八岁以下者,不可骑乘,全部送到马场中,用于生产。”

    “诺!”

    “子华替某书信一封,让糜子方下次北上时,尽量购母马用于生产。”霍峻道。

    “诺!”

    马场之重在于母马多寡,如果能得到越多的母马,其所生产的幼马也越多。

    霍峻不指望南山马场能产出几万匹这种不可思议的数目,但他却希望南山牧场可以正常补给军中的战马损耗。

    毕竟每次作战无论胜负,实际上都有战马死伤,想保证长期保持骑兵在一定数目,不能靠缴获这种不靠谱的行为,马场每年向军中输送的战马数量很重要。

    霍峻叮嘱道:“继业,马场之事需多注意,凡有所缺,可向某申报。”

    张承拱手道:“启禀府君,马匹食草之外,亦有食有麦豆,不知郡中能给否?”

    “所需多少向长史言明即可。”

    “诺!”

    果然养马就是大投入的行为,不仅要吃盐,还要麦豆喂养,真如人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