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在线阅读 - 三国特别故事南国山河篇

三国特别故事南国山河篇

    广告:亲爱的读者,本人从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在《桌游志》连载的《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于2016年6月中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包括《诸葛家族》、《诸葛家族外传》、《司马家族》、《夏侯家族》、《曹cao世家》、《曹cao世家外传》、《汉室宗亲》、《江东孙氏》八个章节。各大网店和实体书店有售,搜索书名《三国六大家族列传》或作者名“刘轩鸿”都可以哦。(铁背苍龙是绰号,出版社觉得七个字的署名太长就……)与连载的内容相比,这本书经过了半年的校对、修改以及专家审核,希望您能瞧得上。

    对于所得版税,本人将用于实地考察三国故地以求写出更有价值的文章。广告语不多说了,一句话评价这本书的话——关于三国的热闹,还有门道。

    引言:2016年5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了越南著名宦官,广西南宁大屠杀的刽子手李常杰的汉诗——《南国山河》。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古以来在我国基本无人问津的越南古代史一下子成了热门。既然汉末三国时大半个越南都还是中国的一部分,笔者也来凑个热闹好了。由于同时参考了中越两国史书的关系,这一次的讲述可能会显得与以往迥然不同。

    为答谢新老读者,本期为您奉上三国特别故事——“南国山河”篇!

    一、前传

    诚然,笔者写的是三国故事,但本次要写的主题必须要结合来龙去脉,由于涉及到的时间跨度很长,笔者尽量写得不正经一些。

    先秦时代

    广东、广西加上越南中北部这片土地在中国秦朝以前的历史上鲜少提及,如果非要找一件事来让大家铭记,那就是大舜在这里巡视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中国这边轻描淡写,越南那边可就浓墨重彩得多了。由于他们的神话传说既多且密,笔者决定总结出几个重点方便大家欣赏。

    第一,他们是神农氏的后人。

    第二,他们的第一任领袖是神农后人与龙女结合的产物。所以他们是神仙与龙的传人。简称仙龙后人。

    第三,神仙与龙的传人建立的国家在18代国王手中传承了2000多年,平均每位大王至少要在位111年。

    第四,公元前316年,秦国的惠文王(芈月的老公)灭亡蜀国。蜀国末代王子开明泮(音通盼)率领的流亡队伍历经千难万险南下,正赶上仙龙后人的大王喝多了掉进了井里,于是这位远道而来的开明泮就成了他们新的大王。

    第五,越南史书以极大的热情赞美了开明泮的管理,说他通过开趣味运动会的方式将十大部落团结起来。为了在趣味运动会中获胜,原本只知道简单粗暴的当地人在挖空心思作弊的过程中学会了开动脑筋,并意外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不要小看这些传说,由于越南中北部地区在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统治。那么在成为中国一部分之前,他们究竟是已经组建了国家还是仅仅有一些原始的部落联盟便成了敏感的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在这一根源问题上双方无法达成共识,之后的诸多历史记载自然更是各执一词。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的伟大功业使嬴政成为千古一帝。习惯上我们把秦始皇对六国的兼并称之为对中国的统一。可战国七雄的疆域加在一起远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大。像秦始皇这样一心想着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物,这点领土当然不足以承载他的雄心壮志。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派出五十万大军南征。需要注意的是,以嬴政时代秦军的战斗力,北击匈奴都只用了三十万军队,南征百越却需要五十万大军,还搭上了第一任主将的性命。如此光荣的往事,作为越南的史官会如何书写呢?

    如果用实事求是的写法,那就写秦军第一任主将滥杀无辜,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第二任主将任嚣和副将赵佗调整策略,又打又拉。朴实的百越人民终于不敌。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敌人太牛叉……

    如果用心灵鸡汤的套路,那就是百越人民为了保卫家园,更为了将中原人民从秦朝的暴政中解救出来,与侵略者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无奈懦弱的中原人不敢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始皇帝的yin威下只顾着浑身发抖逆来顺受,百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最终失败,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封建统治……

    然而,越南史书对此战的记载却是一个魔幻又凄美的爱情故事……话说开明泮不仅首创了趣味运动会,他还搞出了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灵弩——只要轻轻按一下开关就能秒杀三百人哦。(这个大杀器在后世的记载中终于以讹传讹成了可以一次秒杀一万人的“神器”……)秦军面对这种狂拽炫酷哪儿哪儿都炸天的装备束手无策,只能与开明泮和亲。秦朝远征军的二把手赵佗让自己的儿子小赵作为上门女婿与开明泮的女儿媚珠结成了夫妻,实际上使的是美男计。

    经不住老公的一再软磨硬泡,媚珠公主从父王手中偷出了大杀器交给小赵把玩。小赵在大杀器上做了一番手脚之后就准备借着探亲的机会跑路。临走前,他灵机一动,与老婆探讨了万一两国交兵,他们夫妻如何团聚的问题。媚珠这个傻妞儿简直蠢得让人心疼,她不仅半点不起疑心还老老实实地跟老公说自己有一条随身携带的鹅毛被子(我真不明白这么热的地方为什么要随身带着鹅毛被子?)一旦有情况他就把鹅毛扯出来一路做暗号。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小赵的老爸赵佗更是突然行了大运。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也不过是在大秦的边远地区当一个小小的县令,没想到先是秦始皇驾崩,后是老领导任嚣在去世前向他授权。没人管了的赵佗果断决定完全不管秦二世的死活,一心扑在自家的事业上,建立他自己的南越国。

    灵弩不灵了的开明泮完全不是赵佗的对手,只能带着闺女逃跑。小赵就带着手下顺着老婆留下的鹅毛暗号千里追杀老丈人。开明泮逃到海边,只见一只金光灿灿的乌龟浮出了海面并推理出了事件的真相。开明泮眼都不眨就把他的傻闺女给杀了,然后就在金龟的帮助下从此畅游于海底世界。小赵追到海边看到傻媳妇儿的尸体,良心发现,痛哭不已,后来因思念过度,追悔不及,投井自尽。

    赵佗损失了一个儿子,为了从悲伤中走出,他提拔自己当上了南越武王。

    汉代

    刘邦建立汉朝后,赵佗称臣,南越国成为大汉的藩属国。

    吕后时代,赵佗与大汉关系紧张,干脆提拔自己当上了南越武帝,还“先发制人”向大汉发动攻击。

    汉文帝时,赵佗再次向大汉称臣,但对内仍然自称皇帝。

    赵佗的“先发制人”以及把黄袍当内衣穿的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不少人都跟着他学坏了。

    赵佗这厮据说是活了一百多岁,还好他的南越国总共只有九十多年的国祚。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于汉武大帝。

    以赵佗在秦汉之际的作为,说他是乱臣贼子丝毫不冤。但中国历史上的乱臣贼子委实太多,即便是挨个拉出来批斗一时半会儿也轮不上他。但在越南的历史上,赵佗就成了最具争议的人物。一派人主张把南越国算作越南的一个朝代,并据此认为中国的两广也曾经是他们的。另一派人则认为一旦承认了这个“赵朝”就等于承认了中国人开创了越南历史上的一个正统朝代,这还了得?两派人为了认不认这个皇帝的事儿吵翻了天,纠结了千百年也够他们忙活的。

    汉武帝在南越国故地设立了交趾刺史部(后来改称交州刺史部,简称交州),下辖九个郡,在海南岛上的两个郡后来因为实在没多少人需要管理也就变成了县。剩下的七个郡是本次特别故事的主要舞台,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三个如今已经不在中国境内的郡,它们分别是:

    交趾郡,即今天越南首都河内附近,位于红河三角洲的中心,交州南部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

    日南郡,越南中部的狭长地段。大汉帝国领土的最南端。

    九真郡,位于越南中北部,处在交趾郡和日南郡中间。

    两汉之际的交趾太守和九真太守因为在当地大力推广铁质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优异表现,作为先进典型被记录在了《后汉书》里。但在越南史官的笔下,这也成了暴政。《大越史记全书》的意思是,原本当地人自由自在,活得潇潇洒洒。都怪这****太守强迫大伙挖河沟、莫名其妙地非要他们把土地分成一块儿一块儿,还向他们强行推销铁制农具。让他们觉得好辛苦好烦躁。

    公元40年,交趾郡的一位少头领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一对儿姓征的姐妹花儿为了给老公和姐夫报仇悍然煽动叛乱,叛军三年间连下六十五座城池,征家大姐大自立为王。公元43年,叛军被伏波将军马援镇压。按照中方记载,征氏姐妹被明正典刑,枭首洛阳。而越南方面的表述则是姐妹二人投江自尽,由于她们第一个扛起了反抗中国的旗帜,越南人为她们修建了二征娘娘庙,每逢二征娘娘的忌日二月初六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而中国名将马援也就此成了越南人眼中的魔头。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了解当时交州的生产状况究竟落后到了什么程度,但从二征起义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地人身上还带有浓重的母系社会因素。而中原文明自商朝王后妇好之后已经很久都没有女性领兵打仗了。应当承认,在近现代文明出现之前,妇女地位高基本可以和生产力落后划等号。领土急剧扩张的汉帝国显然缺少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交州的越人和凉州的羌胡人一样对中央政府不大买账。与动不动就挥师东进直逼长安的凉州少数民族相比,顶多想要闹闹独立的交州少数民族还是比较省心的。

    公元192年,日南郡象林县的人事局长杀死了县官宣布独立,成立了林邑国。这个后来逐渐扩大到今天越南中南部,改名为占城国的政权因为“占城稻”而闻名。

    公元192年的汉帝国已经名存实亡,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的领土就少了这么一小溜儿。

    谁能想到许多年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国反倒要扶持这个小国牵制他们共同的对手呢?

    二、正传

    到了汉末三国,我们的主角终于可以出场了。

    士燮(音通谢),字威彦,(公元137年-公元226)交州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貌似是唯一一位在中越两国都被纪念和赞扬的历史人物。

    士燮是日南太守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为了减轻读者的记忆负担,笔者决定将他们简单明了地称之为士老大、士老二、士老三和士老四。

    士燮的祖先在王莽之乱时从泰山脚下的老家搬到了交州。笔者其实挺难想象在公元1世纪时完成这么远的迁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但这次迁徙至少向我们反馈了两点信息:

    第一.士家人能够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佛教尚未广泛传播的年代就懂得了远道和尚会念经的道理,在老家不显山不露水的这家人到了三千里外的交州简直就是先知般的存在了。

    第二.士家人的身体素质绝对是棒棒的。这种优秀的遗传基因在我们的主角士老大的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倘若士老大不是活到了89岁而是倒在了当时的平均年领线上,这个人的名字也就不会出现在史书上了。

    士老大前半生的人生轨迹就是一个标准的基层干部,好好学习,在名师门下刻苦读书。遇到过贵人,当上了中央政府的后备干部。踩过小人或者是犯过错误,总之是莫名其妙地被免官为民。老爹去世以后,他作为地方豪族的族长被推举为巫县县令,一直到49岁,士燮都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但他在四川、河南、广西、越南都生活过,这样的活动半径属实是不小了。

    公元187年,士老大升任交趾太守。仅仅是地方豪强出身,在朝中并无靠山的士燮能够升任如此要职,除了资历老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在于他热爱读书,算得上是交州头号知识分子。

    这一年,善于为领导服务的士老二被召入京师,成为司徒大人的座上宾。两年后董卓进京,士老二的靠山与董卓的关系处得很一般。士老二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第一时间跑回了老家依托大哥的庇护。

    公元195年,士燮的主管领导,交州刺史因为收税收得太凶被拒绝交税的少数民族强人所杀。新上任的领导张津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鉴于之后还有几位不大不小的人物要出场,笔者决定对这些次要人物使用老张之类的代称。

    老张和袁绍、曹cao的关系都很密切,除了荆州牧刘表没人敢对他接管交州有意见。当时的大汉朝廷在曹cao手中而,刘表则是交州的临近的各方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双方在交州刺史的人选上有矛盾,士老大的意见就举足轻重了。他上表天子,推荐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出任三个郡的太守,实质上就是向曹cao要官要权。曹cao为了防止士老大倒向刘表只能同意。从此交州北部老张说了算,交州南部等于是士家四兄弟的地盘儿。

    老张在当上封疆大吏之前显得挺机灵的,可升官之后他唯一做对了的事就是给曹cao送去了交州特产——益智粽,为这种传统食品做了千年不衰的广告。他笃信道教,却没有道家的清静无为,屡屡发表过激言论,失去了士子之心。他赏罚不明还总向刘表挑衅,打了败仗不总结自己的问题反倒总挑人刺儿,自然也就失去了军心。

    大致在公元203年,老张被部下所杀,恰逢交州苍梧郡的太守也在这时病逝。刘表任命了两个自己人——老赖和老吴分别接任这两个职位。当时曹cao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北方,暂时不愿和刘表撕破脸也就默认了这一人事安排。可曹cao当然不愿看到刘表在坐拥南方最强大的荆州之外又占据交州。于是曹cao以朝廷的名义封士老大为绥南中郎将,并专门指出这个职位可以监管交州七郡,其原有交趾太守职务保持不变。

    士老大明白这是曹cao要自己做他在交州的总代理,心领神会的他排除万难向“朝廷”上贡。“朝廷”为了表示嘉奖,晋升他为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虽然曹cao只给士老大一个杂号将军的官位和亭侯这么小的爵位显然是有压制的意图,但已经是无冕之王的士家兄弟通过一套结合了中土和天竺风情的复杂而神秘的排场震服各少数民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武帝赵佗也比不上。通过这套排场可以看出在当时东亚文化与南亚文化已经在东南亚出现了交融。

    具体时间不详,苍梧太守老吴把交州刺史老赖撵回了荆州,此后交州就变成了士老大和老吴南北并立并立的局面。

    公元208年,刘表病死,曹cao占领荆州。刘备南逃时一度考虑到交州投奔和他关系密切的老吴。赤壁之战后,咸鱼翻身的刘备得到了大半个荆州,老吴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刘备在交州的代理人。

    公元210,孙权任命爱妾步练师的娘家人,步骘(音通质)为交州刺史,步骘只带了一千多名弓弩手,跨过刘备的地盘进入交州。据此可以推测刘备与孙权达成了某种协议——孙权不干涉刘备西进,刘备让路给孙权南下。由于当时孙刘两家正处在蜜月期,坐拥五千兵力的老吴选择了迎接步骘这位新领导。步骘是个不能以老步代称的重要人物,但在这篇文章中他不是主角,以后有机会好好聊聊这家伙。

    公元211年,在交州刺史步骘安排的饭局上,苍梧太守老吴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处决。这件事相当可疑。老吴如果真的要图谋不轨在上一年度大可以动手,况且他这么毫无防备地参加饭局,怎么看都不像是有什么密谋的样子。反倒是步骘以及他背后的孙权更像是一肚子阴谋的样子。当初只带千把来人以麻痹刘备和老吴,摆出一副合作愉快的姿态,实则等待时机背后动刀。大致在同一时间,孙权的meimei孙夫人欲拐带阿斗回江东做人质,未遂后只身返回从此再未回到刘备身边。这一年可以看作孙刘联盟破裂的开始。

    三分天下的势头已经出现,士老大必须做出选择。曹cao太远,而且对他也谈不上有什么恩情。刘备较弱而且一半的部队已经前往益州。于是士老大就带着弟弟们归附于孙权,被提拔为左将军,士家一切权力地位保持不变。

    公元220年,趁着曹cao去世,曹丕忙着代汉自立的机会,孙权召回了文官出身的步骘,派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吕岱出任交州刺史。此时士老大正处在84虚岁这个危险的年龄,孙权已经迫不及待地盼着他早点驾鹤西去。士老大派一个儿子到孙权身边做人质,此举既是向孙权表忠心也是等于是子弟们表明了效忠东吴不动摇的态度。

    公元223年,刘备兵败身死。士老大诱导益州豪强反叛蜀汉,后来的诸葛亮南征正是由此而起。士燮此举等于自绝于蜀汉,彻底和东吴站在了一条船上。大喜之下的孙权封他为卫将军、龙编侯。

    士老大每年都大把大把地给孙权进贡,其中既有香蕉、椰子、龙眼之类的水果也有象牙、明珠、翡翠之类的珍宝。孙权每次都加倍赏赐。善于为领导服务的士老二向孙权献上了几百匹好马。史书的这段记载很是耐人寻味。为什么要事无巨细地把贡品名单都写上?为什么要把士老大和士老二的贡品分得这么清楚?笔者以为,史官是在暗示我们,明智的士老大给的都是奢侈品,只知道巴结领导却没什么脑子的士老二给的却是战略物资,而且是孙权急需的马匹。表忠心归表忠心,奢侈品可以大把送,战略物资不能送!

    公元226年,士老大以89岁的高龄去世。孙权立刻动手,士家子弟要么被废,要么被杀。士家享受东吴政府特殊津贴的只剩下一个没孩子的寡妇,以彰显孙权的“仁义”。

    坦白说,士老大作为一个军阀来说,其谋略、眼光虽然不至于愚蠢但也谈不上高明。他没有不自量力地逐鹿中原,这是他的明智之处。但他这一生的几次重大抉择都太过被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选择的空间也没有通过纵横捭阖的手段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最要命的是他高估了孙权的人品也高估了子弟的能力,过早地让自家失去了转圜的余地。这样的一个人在汉末三国实在算不上出彩,被《三国演义》无视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那么,士燮为什么会成为唯一一个被中越两国都纪念、赞扬的历史人物呢?

    对越南人来说,是士燮让他们的祖先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在士燮之前也有很多有文化的官员,但没有一个能够像士燮这样有着宽容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士燮不会因为自己有学问而鄙视那些粗人,也不会因为“我是为你好”而强制别人学习。越南的《四字经》总结为: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

    对中国人来说,士燮在天下大乱之际收留难民,供养大批知识分子。保持一方领土四十年平安无事,守护住了一处世外桃源。由于他的存在,每逢改朝换代之际差不多都要闹事的交趾也难得的平静了一回。

    对中越两国人来说,士燮身为一代大儒,又手握身杀大权四十年,却能够对刚刚兴起的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不加制止,任由思想碰撞。在他的羽翼下,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互相吸收,互相学习,共襄盛举。在那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三教合一的种子没有被扼杀,中越两国从古至今都大体保持了对信仰自由的认同而不是为了信仰不同就打打杀杀,这份功德虽然不是完全属于士燮一人,但谁又能否认他的伟大?

    后传

    士燮身后,交州的这片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年都再也没有那样安宁祥和过。限于篇幅,笔者就挑几次比较有代表性的冲突讲讲吧。

    公元248年,越南民间传说中身高两米一七,胸长72.6厘米,需要把胸部绑在后背上才能作战,喜欢穿着象牙做的鞋子骑在大象头上冲锋陷阵的女英雄,人称“越南的圣女贞德的赵妪”发动了反对东吴统治的起义。有人劝她应该出嫁,不应该作乱,她回答说:“我要乘劲风,踏恶浪,斩杀东海的鲸鱼,驱逐吴军,光复河山,砸烂奴隶的枷锁,决不卑躬屈膝地做人家的妻妾!”说话算话的赵妪一生没有嫁人,只是在战争的空隙中找了几十个小鲜rou轮流伺候自己而已。

    镇压了赵妪起义的是陆逊的侄子陆胤,越南人说他是一代了不得的名将。然而事实上陆胤是因为身陷“二宫之争”的是非,被政敌挤兑才干了这么个破差事,此前从来没有打过仗。赵妪这位在越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巨人实际上就是被一个失意的公子哥给击败了。关于赵妪的死因,一种说法是投江自尽,另一种说法是被大象踩死,笔者更愿意相信后者,谁让她成天穿着象牙鞋骑在大象头上,完全不在意大象的感受呢?

    公元10世纪初,大唐分崩离析成了五代十国,统治着交州故土上的政权是十国之一的南汉。公元938年,南汉静海军节度使的女婿吴权为了给丈人报仇,在白藤江之战中击败了给杀人凶手撑腰的南汉军队。吴权称王,建立了所谓的“吴朝”。这一年被越南史学界看作脱离中国的开始。

    公元968年,丁部领结束了吴朝的“十二使君之乱”,称帝、改元、开国。丁朝的建立被看作越南正式独立的开端。然而就当时而言,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皇帝和国王,本质上都是割据势力。

    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的军队灭亡了南汉。丁部领非常紧张,主动臣服愿做藩属。赵匡胤急着去灭南唐也就同意了,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

    公元980年,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的妹夫侯仁宝侯大衙内被赵普的政敌卢多逊打发到邕州(今广西南宁)已经七年了,从小养尊处优的侯大衙内日思夜想着回到开封继续他的灯红酒绿。这一年终于让他逮到了机会——越南丁朝发生了严重的内乱。侯大衙内上奏太宗皇帝请求进京述职当面汇报收复交州的方略。太宗皇帝大喜,但卢多逊这位宰相兼兵部尚书竟然进言说一旦侯仁宝回京,进军计划肯定会泄露,不如授权给侯仁宝让他便宜行事,派一两万附近的部队给他,长驱直入,一定能够成功。众所周知,北宋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禁军,其次是北方的地方部队。南方军队镇压个农民起义还凑合,指望他们远征这不是扯呢么?再加上侯大衙内那点儿能耐,这次行动要是能成功才怪。此战,宋军先胜后败。越南称之为第一次抗宋战争。中国方面连为这次战争取个名字都失去了兴致。

    公元1075年,王安石变法使宋朝军力加强也使国内矛盾激化。感到不安的越南李朝太尉,原本是官员为了向领导表忠心不惜挥刀自宫的大宦官李常杰决定“先发制人”,打着反对王安石变法,拯救大宋国民的旗号攻入宋境,连下钦州、廉州,包围邕州(今广西南宁)。

    邕州知府苏缄率领2800名官兵和临时招募的1200多名民兵坚守42天,杀伤敌军一万五千余人以及大量战象。城破之日,苏知府全家自尽,全城上下无一人投降。李常杰公公大开杀戒,五万八千人被杀害。

    宋朝的军队由于官僚之间的不睦与扯皮迟迟未能有效动员起来,忍无可忍的王安石终于爆发,不惜得罪武装大宦官李宪,逼宋神宗临阵易帅,宋军才终于进发。越南南部的占城国也派出七千人的部队配合宋军的行动以呈南北呼应之势。宋军收复失地之后攻入敌境,一名越南守将投降。

    越军士气低落时,李常杰李公公挥笔写下《南国山河》一诗并自称受到了神仙的感召,据说越军听后士气大振。

    宋军这边的主要战果包括——越南李朝的太子以及一名王子战死,一名将领被俘虏。但宋军因为爆发瘟疫等原因,人员伤亡远远高于对方。

    这场战争以双方都宣称取得胜利,罢兵言和而告终。宋越熙宁战争(越南称之为第二次抗宋战争)之后,李常杰公公成为越南民族英雄被世世代代供奉。王安石在此役后彻底心灰意冷,再不复出。宋越两国此后再无战事,可怜的占城国逐渐被北方的邻居蚕食,越南从红河三角洲一步步向湄公河三角洲(今胡志明市附近)迈进。

    公元1257至公元1288年,取代了李朝的越南陈朝抵抗住了蒙古军队的三次入侵,成为唯一一个在陆地上击败蒙古军的亚洲国家。

    公元1407年,明朝一度收复了这片故土,但经过四五百年的分离,人心思独。再加上明朝的宦官和一些贪官污吏在当地的种种为非作歹。当地民众起事不断,明廷岁岁用兵。1427年,明朝放弃了对这片土地的直接管理。

    公元1802年,越南阮朝的开国之君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灭亡了农民起义起家的越南西山朝,并向清帝国的嘉庆皇帝请求册封为“南越”,考虑到“南越”这一地理概念包含中国的两广,嘉庆皇帝决定恶搞一下阮福映,赐给他的国号叫做“越南”……

    中国和越南共同经历了具有尚武精神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正式分道扬镳。重文轻武促进了宋代中国社会的内部稳定,但在对外关系上太过令人伤感。越南保留了尚武精神,之后屡屡与当世第一强者掰手腕并取得多次胜利的确令人钦佩。但越南历史上改朝换代的频率之高,对称霸中南半岛的执念之深显然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历史是山,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它既以不会改变的既成事实的姿态让人踏实,又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无穷魅力。每换一个视角都能有新的体会。有的历史人物放在一个时代中横向比较并不起眼,但放在时间轴里纵向比较就能品出他的独到。有的地区在本国的历史上长期充当配角,参考一下他国的史料就成了复杂且迷人的罗生门。

    尾声

    一个是拿着书的大人,一个是拿着刀的孩子。

    有一天河西边来了一群拿着枪的大人把他们俩都欺负狠了,拿着刀的孩子想的是把比他小的孩子收作小弟以壮大自己,被拿着书的大人制止了。

    拿着书的大人决定摸着石头过河,拿着刀的孩子想了想最终还是跟着摸石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