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临高启明在线阅读 - 二百七十一节 五仙观

二百七十一节 五仙观

    崔汉唐心想你一早就就把地皮批给了临高教会了!你这个洋奴!

    他千恩万谢的出了府门,走到拐角“呸”的吐了口吐沫:“小人得志,用到人朝前,用不到人靠后,什么东西。”说完禁不住又发愁起来:看来这刘翔因为当他的面出丑的事情记上仇了啊?这刚帮他把鞋教搞定了就打官腔,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真是头痛啊。

    不过能拿到五仙观还是一桩不错的买卖。刘翔说“不嫌破”,那是客气了。说起五仙观可是广州城里数得着的大型道教宫观,面积极广,殿宇众多。城里城外还有数不清的庙产。

    这样的大肥rou,刘翔自然不肯让它轻易溜走。限于宗教政策和吃相的问题,他不便叫国民军闯进去把道士都赶走,而这道观里呢,很不幸也没有当今或者历代皇帝的神主,刘翔抓不住他们有什么“反对元老院”的罪证。于是进城之后便在道观门前的路口设了个绞架,天天吊死人。隔三岔五的对该道观“检查卫生”、“查户口”,几个卫生警察就蹲在门口,道士外出只要吐痰丢垃圾都“严格执法”……主持的老道吃不住这番折腾,又听说澳洲人要“整治宗教地主”,便悄悄的带着亲信弟子卷了细软跑了。

    人跑了,这道观就算是“无主”了。虽然老道士跑路的时候卷走了全部房契地契,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大明发得,大宋自然可以不认账,城外的几千亩土地,城里的上百间房产,那是带不走的,刘翔叫人重新做了一批地契房契,就算落在市政府手里了。

    崔汉唐得意洋洋的带着青云和小倩一干人去接收五仙观了。里面的道士,自从主持跑路经费断绝之后也各自卷包一哄而散。只有几个火工道人,无处可去,依旧歇在道观里,从市政府每月领些钱米度日,维持宫观。

    崔汉唐拿着文书去“接收”,火工道人们自然不敢说个不字,崔汉唐叫他们带路,在宫观里兜了一圈,非常满意,且不说这里规模宏大,房屋众多,光库房内收存的各种法衣、法器和藏经楼里的上万册的道藏书籍就是一笔财富,其中据说还有许多失传的“秘籍”。

    “老刘还是挺讲义气的嘛……”

    崔汉唐看了这里丰富的库存,刘翔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又略略回升了些。怀着对自己有了“一亩三分地”的兴奋感,开始盘算这些房屋殿宇该如何分配,自己占据哪座院落,搞哪些装修改造等等――当然给张道长、戴道长的屋子也得留着,分寸还是要有的……

    “最要紧的,是叫戴道长赶快给自己弄个广州――不,广东,新道教总负责人……兼五仙观主持的委任状!”他暗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地皮占住了再说!”

    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张道长给他发来的信中提到的事情。

    信中,张道长要他在广州为新道教圈地的时候,找到一块合适的地皮,用来开办新道教的小学和中学。

    “……旧时空日本的各家教派都自己开办小学中学,不说天主教、基督教有教会中学,连佛教各派都有自己的中学。这是先进经验,我们应该效法……

    “……考虑到元老院对宗教口普遍存在敌意,该项计划应予以保密,你在广州期间应密切注意并占有合适的地块,以便时机成熟时候我们可以随时运用。”

    从各个方面看,这里的确是一个可以办学的地方。崔汉唐想,不过办小学中学,近十年怕都是没戏――要办个道生培训学校还有点可能。

    一艘中型机帆船停靠在天字码头上,从船上下来十几个身着青布道袍的年轻人,他们有男有女个个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人群中还有几名身穿中山装的短发年轻人他们小心的抬着几个木箱,一行人好奇的打量着暮色中的广州城。码头上的岗亭里一个道袍的胖子急忙迎了上去,为首的青年看到胖子,伸出手来握住:

    “崔道长您好,我是付盟,是来帮你送投影机的,崔汉唐不认识付盟,不过听他的称呼应该是一名元老,看年纪不大应该是当初几个逃学的中学生中的一员吧?

    崔汉唐一面寒暄这一面把众人让上了几顶轿子,一行人直奔新道教在广州的新家:“五仙观”。

    五仙观位于城西,和紫明楼相距不远。这地方其实很有名。在古代,除越秀山外,城内还有三处古山:分别是坡山、禺山、番山。当然,说是山,其实就是略高一些的土丘。除禺山于唐末天祐四年开拓城区时被凿平,其余两“山”仍在。坡山即五仙观所在,是羊城八景之一的“穗石洞天”所在地,

    本时空的这座五仙观建于明洪武十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祠。相传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头羊飞临广州,把谷穗赠给广州人,祝愿广州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故广州又叫羊城、穗城。人们为了纪念五位仙人,建造了五仙观,塑五仙骑羊像,奉祀观内。

    众人下得轿子后见到一座绿琉璃瓦的道观坐北向南,大殿重檐歇山顶,玲珑新巧。沿深巷拾阶而上便到仪门,门上大匾上有“五仙古观”四个大字,据说是已故的董知府亲自题写的。道观规模倒是相当宏大,殿堂多达十数处。有照壁、牌坊、山门、中殿、后殿,两侧还有东西斋、三元殿、廊庑等。崔汉唐安排众人先在仪门旁的小屋子里休息饮茶,见众人对道观好奇,亲自带众人游览了一下。

    过仪门便是中殿,21世纪的中殿只有屋基等遗址,本时空中殿却还保存完好,殿宇面阔五间,规制宏伟。

    此刻中殿锁闭着,崔汉唐引众人绕过殿基,便到后殿。后殿面阔三间长12米,进深三间宽10米,殿高7米,是重檐歇山顶,上盖绿琉璃瓦。正脊两端为回纹饰.中间为两条相向倒立鳌自,正中脊刹是宝物饰。殿的正桁上刻有“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一月拾贰”等字。四壁作间隔用,方格门窗,灵巧通透,斗欹有幽页,装修简朴,具有鲜明的广东地方特色。

    后殿东侧露着一块红砂岩,崔汉唐指着说:“来来来,看看本观的镇观之宝:‘仙人拇迹’,这可是能与‘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的古迹啊。”众人纷纷上前观看,只见岩石上一处巨大的凹xue,**一泓清水,也没啥稀奇的。崔汉唐解说道:“这是远古时代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痕迹,民间传说作仙人留下的脚印。

    “什么?这里原来是珠江?”付盟觉得不可思议。

    “没错,一千多年前,珠江就在这坡山前流过,而这里就是一个渡口。晋代这里有‘坡山古渡’之称。”崔汉唐把前几天从黎卓贤那里听来的东西现炒现卖。

    “原来如此。”

    殿后坡山之顶有座城楼式的古建筑物。楼基用红砂石砌筑,楼高7米,中通往来,作城门状,上建栋宇巨檐,构成一座轩敞的楼台,显得庄严雄伟、朴素大方。还有一口大钟,悬挂楼上。大钟有两人高,直径有2米多,看上去非常重,令人惊异的却是此钟只用一根葛藤悬挂。

    见付盟惊异,崔汉唐解说道:“传说这藤与吕洞宾有关:古代有一大官乘轿路过此地时,扎轿杠的绳索断了,便吩咐轿夫在半时辰内找到绳子扎好轿杠。轿夫正焦急找着,忽见路旁走来一位老人。老人指着山岩上的一条葛藤说:‘可用那藤。’轿夫见藤又细又短,以为老人要耍弄他。突然老人不见了,轿夫才知道遇着仙人,连忙扯下葛藤去扎轿。也真奇怪,葛藤越扎越长,直到轿杠扎得结结实实才用完。到了驿站,轿夫仔细察看,见藤尾刻有“吕洞宾“三个字,这才醒悟到那是吕洞宾所赐的仙藤。后来坡山建五仙观、盖大钟楼,要找绳索吊大钟。轿夫便把仙藤献出,细小的葛藤把数千公斤的铜钟吊得稳稳当当的。”众人对吕洞宾的传说并不相信,可一根葛藤吊起那沉重的大钟是不争的事实。”

    付盟忍不住对着这口大钟撞击了一下,声音很响,钟口之下的方形大井也跟着嗡嗡直向的颤抖起来。付盟正再撞几下被崔汉唐拦住了,他说:“这大钟是作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时召人救火用的,钟口之下正对着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能产生共鸣。一敲钟,声自券形门洞传出,钟鸣远播,声闻十里。因此无事禁止撞击;又有此钟敲响,城中便瘟疫大作之说――故名‘禁钟’。该楼也被称之为禁钟楼。”

    “啊,那我岂不是犯了忌讳……”付盟知道前不久广州刚闹过鼠疫,不觉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