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言情小说 - 山里人家在线阅读 - 35、丰收!

35、丰收!

    35、丰收!

    总算王家庄的秋粮没有让人失望。

    7月14祭祀先人之后,大豆开始打花;处暑前后,部分玉米开始着实;白露前后,豆荚和玉米棒子开始日渐饱满,庄民们的脸上渐渐扬起了笑容。

    一日,我才从山上下来,拖着鱼呀什么的,突然看见好几个人呼啦啦地往我家跑,领头的正是种植高手之一的山大叔。

    他一边跑一边喊,“青草,青草,快看,快看,玉米棒子啊!”

    我一听,急忙丢下拖车,也往他们那边跑。

    跑近了一看,只见山大叔手里,拎着两个玉米棒子,外面的皮、须已经剥开来,露出里面壮壮实实的玉米粒子。

    “真长出玉米来啦?”

    “真的成了呢!你看——”山大叔把玉米棒子举到我的面前,用指甲扎那玉米粒,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那边听到动静的族长也赶过来,——很多人都从田里上岸往这边赶来。

    “这下可真放心了!”“是呢,前边都不放心,想要剥开看看吧,又怕还没长好浪费,又怕根本没长粒空欢喜——这下可真放心了!”

    族长剥下一粒放到嘴里,“嗯,很甜,很好,浆已经灌好了,不过还不太老——再长几天就可以收了!”众人一片欢呼,有几个的眼角湿润起来。“走,我们再看看去!”

    众人又往田边走去,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论。

    我看着笑着往前走的庄民,兀自坐下来傻笑——成了呢!我的心也可以放下了呢!——天知道,其实我的心理也是不踏实的——这可是我的主意,虽说我也是为他们好,可是,如果他们花了那么多的功夫,却得不到一点点回报,我的心理又怎么会好受?

    众人走开去十几步,山大叔回头,看到我没有跟上,又跑回来,把那两个玉米棒子给我,“青草,你才从山上回来,累了就回去休息吧,这个给你——回家用水一煮,甜甜糯糯的,可好吃呢!你要是爱吃,只管到山大叔田里去掰啊!”——众人都纷纷要我去掰,有几个还说明天给我送来——我的心理,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我赶忙跟他们说,“先都别忙乎着掰这种嫩玉米——我也吃不了多少啊!再说,我外婆家也有的呢!要是大家都送来,没的造成浪费了!”

    族长一听,也发话了,“是这个理。都先别急着送,青草要吃的话就到华姐儿(我大姑)田里去掰——等收好了,晒干了,当初领了玉米种子的,每家给青草家送十斤。”我一听,更不对了——“当初只领了五斤,现在要送十斤,那青草成什么啦?都不用还,也不用送——虽然可以多收一点,但也不多呢!年成好的时候再说吧!”

    ——于是成了感恩会。众人纷纷说,当初没有那种子,现在就没有这粮食——最少的人家,都可以收上几百斤吧!都坚定地表示要送过来。

    我难敌众嘴——现在也还没有收,只好先随他们去了。

    庄民们开始自发地组织人手巡夜——嫩嫩的玉米棒子很惹人喜爱,也怕过路的人掰来着,例如外婆家的,就被我掰了不少。无论是用清水一煮,还是随便放到火里一烧,都是不错的美味——说是巡夜,其实也就是个意思。王家庄虽说离城里不是太远,可是也很偏僻,按照我的看法,它就是在山窝窝里面——但族人一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山里可不是住人的地方,我们是住在田庄里的——平时连过路的人也很少。所谓巡夜,不过是图过心理安慰而已——有几次,有人路过时,我还看到庄民们随手掰下玉米棒子招待路人。

    到了秋分时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喜笑颜开地收秋粮了。先是玉米,这东西成熟得有先有后,秋分前就有人开始收了,到了寒露,还在收!庄民们非常细心,仔细地把成熟了的掰下来,其余的照样浇水——有的庄民开玩笑说不知自己收了几茬,有的庄民说自己天天都有收的!

    玉米的产量,最好的达到了每亩五六担——这可不是多收了三五斗,这可以抵得上全家人大半年的口粮,特别是这个新鲜事物还不用交赋税,又没花成本(青草给的种子不算),简直就是纯收入!大豆收成好的也有每亩两三担——特别是种在良田里的人家,收成更好!这可是丰收呀!这可是对口粮的有力的补充呀!

    外婆家,一亩豆子加种在旱地的一亩玉米,共收了700多斤的粮食!这还要排除以青草和小豆子为首的馋猫三天两头要吃嫩玉米和嫩豆子后的收成!也是非常不错的效果啦!

    外婆家的那一亩种在良田里的芋头收获得那是更加的多,有时一兜挖出来,就有四五斤!喜得外婆也不急着挖回家,叫庄民们想要留种的、想要尝鲜的都来挖——庄民们倒是没来多少,因为当时我也给不少人家送了芋苗来着,倒是自己的一些亲戚、庄民们的一些亲戚,或是邻庄的,甚至是邻庄的邻庄得到消息的,来挖了不少去。后来外婆还遗憾来着——不知道到底收了多少斤——反正光运回家的就有三四百斤。我也遗憾,当初我只把芋苗间稀,为什么不把芋苗全挖下来呢?!

    王家庄的秋粮丰收引起了附近庄民的羡慕和围观——也有不少是亲戚的,辗转来打听或者想来学一学这秋粮的种植。这些都不瞒着我,有的庄民甚至很骄傲地跟我说,我的亲家呀,原先一直不怎么看得起咱家来着,现在,倒要跟我家来学种秋粮呢!青草,这可都是你教的,你说能教咱就教!

    也有三五个一起,硬是要把那豆子呀、玉米呀甚至是蔬菜什么的,送到我家里,父亲一概又添上许多其他的,再送回去。我家的人气,在庄子里空前地高涨起来。

    ——我不知道的是,这小小的,曾经非常贫穷的王家庄所种的秋粮,已经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特别是,除附近庄子里的农民和本庄的亲戚外,还引起了“上头”的注意。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当时县衙的最高行政长官,也为这丰收的秋粮所吸引,曾亲自到这个贫穷的庄子里视察——由于当时正忙着收秋粮,加之来帮忙的来看热闹的或者是想要寻个种的人都很多,咱们的县令同志又是微服私访,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后来,这位县令大人给她的上司上了一道折子,在细述荒年惨状的同时,把本庄的这一现象也述了上去——

    “今有王家庄,其田地因地势较高,旱甚,所种水稻余者仅半。幸补种玉米与大豆为秋粮,大获丰收。卑职亲眼所见,所种玉米自秋分起收,至寒露仍不止……”

    要问青草为啥会知道得这么详细?因为这段话也引起了后来和青草同志密切相关的某个人的注意……